作者:Sam Farrands(项目主管 )及 Ashley Phelps( 注册外国律师 )
大湾区发展计划是“一带一路”项目重要的一环,亦是中央政府连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惠州、江门和肇庆九大城市,打造一体化的经济枢纽的计划。大湾区目前人口约6,800万人,国内生产总值共计超过1.3万亿美元。预计到了2030年,其人口将增至8,600万人,而国内生产总值预计将超过4.6万亿美元。
以下是历史悠久的经济枢纽,其目前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可作参考:
地点
|
人口
|
国内生产总值
|
大东京
|
4,400万
|
1.8万亿美元
|
三藩市湾
|
760万
|
0.8万亿美元
|
纽约市
|
860万
|
1.7万亿美元
|
运输基础设施
为鼓励此项发展,现正就连接大湾区内城市作出大量投资,当中包括发展道路、铁路、海港和机场基础设施,如:
- 港珠澳大桥,这将节省由香港前往以下地点的时间:
- 珠海(由超过60分钟缩短至40分钟);和
- 澳门(由约60分钟缩短至40分钟);
- 广深港高速铁路(香港段),这将节省由香港前往以下地点的时间:
- 广州(南部)(由超过2小时缩短至48分钟);和
- 深圳(由超过65分钟缩短至23分钟);
- 虎门二桥;
- 深中通道;
- 粤澳新通道(Macau-Zhuhai new border crossing facility)。
以上仅为大湾区发展计划现正或将在未来建设的众多运输基础设施项目的其中一小部分。
社会基础设施——引人入胜的机遇
随着大湾区一体化的好处得以实现,随着大湾区人口和财富的增加,对于社会基础设施(如娱乐、体育和康乐设施)的需求将随之增加。虽然香港和澳门在现有的社会基础设施方面拔得头筹,但为满足国内人口日益扩大的需求以及不断增加的旅客人次,需要在改善现有基础设施并建设新基础设施方面作出大量投资,以把大湾区内的主要城市提升至相若水平。
大湾区的社会基础设施需求量,以至满足该等基础设施需求的速度,均反映中国的发展步伐。以下举例列出一些社会基础设施类别,以及当中的发展机遇。
体育
中国政府致力于在2025年前把体育业扩大至人民币7万亿元, 并在2025年前把广东省的体育业扩大至人民币9,000亿元为达至此目的,中国政府提出了远大的目标,包括在2025年前在广东省每个城市兴建大型社区体育公园,并在2020年前增设3,000个新足球场此外,香港政府拟于2022年前在社区体育设施方面投放200亿港元。
会议/展览空间
2016年,香港举办的会议/展览数目较大湾区任何其他城市要多。但是,在亚太区,香港在已举办的会议/展览数目方面整体排名第5。澳门排第17位、广州第37位,而深圳则排第51位。
随着大湾区成为联系日益紧密的经济枢纽,将会有机会对会议/展览基础设施作出重大投资。单是香港、广州和深圳,预计到了2020年代,展览空间将由目前的合计约800,000平方米增至超过1,400,000平方米.
文化中心
大湾区没有在全球排名前20位的博物馆,而只有一家在亚太区排名前20位的博物馆。要把大湾区定位为全球枢纽,与其他发达的枢纽竞争下,预计对各类文化中心(包括博物馆)的投资将是政府的一项焦点。
游乐园
2016年,香港的游乐园游览人次位居全球第17和18位,广州的水上乐园则为全球游览人次最多的水上乐园目前区内对游乐园的需求十分殷切,而随着大湾区的发展,预计需求将随之扩大。为满足此需求,除了以下已计划兴建的扩展项目外,还需要兴建额外的设施:
- 海洋公园新水上乐园——预计将在2018/2019年落成,预计投资额为29亿港元;
- 海洋公园一座在2017年落成的新酒店,预计投资额为41亿港元;
- 迪士尼乐园第一期发展项目扩建工程,预计投资额为110亿港元;以及
- 四个位于珠海的长隆主题公园,总投资额为人民币500亿元。
谁会受惠?
大湾区形形色色的社会基础设施需求为开发商、设计、采购和建设(EPC)分包商、运营商和维护分包商带来巨大机遇。但是,这些基础设施并非单独存在的,加大社会基础设施的发展力度将为其他基础设施需求带来乘数效应,并将为多个行业的投资者带来机遇,包括:
- 酒店开发商和运营商(以应付旅客和出席会议/展览人士更大的需求);
- 体育场馆运营商;
- 餐饮供应商;
- 零售开发商和运营商(以把握区内旅客人次增加带来的机遇);
- 旅游服务供应商;和
- 活动管理公司。
大湾区更紧密的联系和一体化将有利于投资者、分包商和区内活跃的其他商品和服务供应商把握这些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