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数字经济困境:在全球各不相同的制度下释放数据价值

香港(中国) | 中文
所在网站 :    香港(中国)   |   中文
澳大利亚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新加坡
美国
全球

重点内容

  • 数据拥有巨大的价值,包括寻找新的业务方式和共享数据也是如此。
  • 出于对数据保护、隐私和国家安全的合理担忧,各国政府制定了各自的监管制度。
  • 在法律数字化和各国高度重视国家安全的新时代,数据跨境流动尤为困难。
  • 法律可以域外适用,并将总部位于海外的企业纳入管辖。
  • 公平、一致的环境可以创造社会财富和可持续的产业竞争力。
  • 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人们对互联互通和共享服务的需求。

科技改变了我们生活、工作、购物、银行理财和交流的方式;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是数据。

旧石器时代的部落成员会保存数据并且理解数据的内在价值。虽然形式不同,但无论是刻在木棍上还是动物骨头上,其本质都是信息。

这些信息记录了贸易活动或食品供应情况,帮助做出决策和改善生活方式。

如今,数据通过遍布全球的纤维光缆传输,就像深埋在海底的软管。根据电缆测绘公司Telegeography的数据,全球海底光缆线路总长超过130万公里。仅在2021年,就有近30条光缆投入使用,包括美国Sub Co公司连通阿曼和澳大利亚全长9,800公里的光缆,以及中国移动连接海南和香港的全长675公里的海底光缆。

这些光缆揭示了一项事实:数据只有经过使用、组合、分析和交换才有价值。就像石油一样,未经“提炼”就没有价值,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光缆、为什么数据常被称为“新石油”的原因。数据一直在推动创新。我们早已抛弃了旧石器时代记录信息的方式,而是利用各类技术工具,包括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机器人、人工智能、5G移动宽带等等。

然而,释放数据的价值并不容易。过去40多年,各国结合文化背景和本国情况,制定了各不相同的数据、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制度。美国强调信息披露(自由的象征),欧盟侧重保护安全(尊重个人数据是一项基本人权),而中国则关注隐私和安全,因为数据关系到主权和国家安全。

我们能用这些数据做什么?

加拿大大提琴家佐伊·基廷(Zoë Keating)曾要求以数据的形式付款,认为这比她可能从歌曲下载或播放中得到的钱更有价值。【链接:https://open.spotify.com/track/7sXYoFoFoJ28bnjsnoBfvY?autoplay=true】

世界各地的“虚拟数据银行”在不断积累。据国际数据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估计,到2025年,全球数据量预计将增加到175ZB,相当于2016年16.1ZB的十倍(“ZB”指泽字节,等于10亿TB或1万亿GB)。

来源:欧盟委员会、麦肯锡、经合组织、国际数据公司、德勤

随着数据的利用规模呈指数级增长,我们对数据也愈发依赖,这带动了经济活动和国内生产总值。新冠肺炎疫情加速并扩大了这一趋势,实际上大多数人的工作和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

技术变得无处不在。这让我们想起了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所说的“我们现在都是凯恩斯主义者”。弗里德曼1966年在《时代》杂志上进一步表示 “我们都不再是凯恩斯主义者。”

世界上最大的技术公司销售商品,提供通信和广告平台,制造手表,并且正在引进银行业务。由于没有严格的划分,造成了双向的影响,给整个公司同时带来了风险和机遇。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估计,未来十年新创造的经济价值中,约70%将基于数字化平台。

我认为公司面临的挑战是要认识到数字化不是可以自由选择进入或退出的领域。”-金杜合伙人Scott Farrell

1.    开启数字化、抓住新机遇

非科技领域的企业要认识到,数字化不是可以选择进入或退出的领域,这是一项最大的挑战。其次,当企业真正开启“数字化”时,实现其所掌握信息的价值则是又一项挑战。

在旧石器时代,数据可以帮助人们确定长毛象的聚集地,或者鲑鱼溯河而上的繁殖期。在今天,数据可以采集到销售趋势、客户偏好和关系,提升产品和服务,从而帮助提高内部效率和运营。数据交换帮助人们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开展合作。

2.    数据共享

实现数据价值的途径之一是共享数据,这或许有些矛盾。经合组织引用一项研究指出了加强数据访问和共享的重要作用,根据该研究,重复利用包括医疗健康和金融在内的七个领域的数据,预计将带来3万亿美元的增长。这不仅使用户能够在数据透明度、问责制和授权方面获得更多便利,企业也会因此受益。与许多商品不同,数据被“使用”或“消费”后,并不会像商品一样从货架上消失。

新开发的应用程序通过共享数据帮助企业改善运营。在德国政府部分出资设立的工业数据空间(Industrial Data Space)平台,用户能够共享信息并设定规则和时限。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ThyssenKrupp AG)已在其物流领域应用了该平台,优化了卡车运输流程和制造厂的能源供应。

越来越多的人们呼吁标准化,以实现数据系统之间和跨国界的互操作性,允许数据不受技术阻碍在系统之间自由流动。

各国政府纷纷推出举措开放数据(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墨西哥、丹麦和日本)和公共领域信息(欧盟)。加拿大早在2014年就建立了开放的政府门户网站。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部)已要求互联网公司向竞争对手支付服务开放支付接口。

深圳是完善数据产权制度的试点示范区,推出了促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等措施。中国政府还推动在粤港澳大湾区建立数据平台。

各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共享数据能够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中国在2021年11月底开放了上海数据交易所。交易首日,20个数据产品完成挂牌,包含关于航班和能源消耗的匿名数据。

2021年12月,澳大利亚政府公布了其在整个经济领域的愿景,即创建一个“可访问、可靠、有价值且易于使用的全国数据生态系统”。最终目标是到2030年建成世界领先的“现代数据驱动社会”。

澳大利亚的数据战略不包含任何新的法律或政策;相反,其战略旨在利用现有制度让数据的使用“为澳大利亚人民带来切实的利益,并使数据成为我们数字经济的活力之源,包括通过政府与私营部门合作,确保经济和社会数据用于批准的用途”。尽管如此,该战略仍凸显出数据作为一种价值主张在理解方式上的重大转变。

3.    让客户携带数据

在澳大利亚的努力下,消费者组织也越来越多地推动企业间“交换”数据的权利,监管机构也在跟进。

自2020年年中以来,澳大利亚消费者有权要求某些企业分享其持有的消费者信息,即享有消费者数据权。银行业是第一个执行消费者数据权规定的行业,这意味着个人和企业可以要求银行分享其交易历史或利率等数据。随后分别是能源业和电信业。

制定消费者数据权规则的目的是让消费者能更好地访问和控制数据,比如了解数据使用情况、数据共享对象以及停止共享数据的方式等。此外,方便消费者比较、刺激竞争,同时压低价格、鼓励创新,也是制定该规则的目的。

数据使用的壁垒很高,且越来越高

发现机会是一回事,而获得机会是另一回事。共享和使用数据的能力会受到许多因素的限制。

1.    我们存储数据的方式

数据的一个主要问题在于它是独立的。数据是为了某个特定的目的而收集的,并以某种不可访问的特定方式存储,因此也就不可使用。如此看来,数据就像是放在鞋盒里的销售收据的虚拟等价物。

2.    保护数据的必要性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于对隐私和数据所有权的合理担忧,各国政府制定了数据保护法和数据传输限制规定。

早在1983年,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就必须对人口普查的合法性作出裁决。法院确立了基本的信息自决权,即个人拥有决定如何处理其数据的权利,人口普查因此被推迟。四年后,人口普查才得以通过另一种调整后方式进行。

然而,直到2000年,数据保护和隐私政策的实施仍然十分缓慢:全球仅有16个国家制定了数据保护和隐私政策。此后这一数量稳步上升,并在过去十年中快速增长。如今,近70%的国家制定了数据保护和隐私法律,要求向消费者发送通知和/或征得消费者同意。

某些司法管辖区仍未制定相关规定,但也引发了其他问题。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指出,许多转型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依然没有出台消费者保护法律,忽视了保护消费者信心的重要性。

相关监管制度鲜少更新,因此可以根据制定法律的日期将各管辖区划分为不同类别;数据保护法律的发展严重受到当地情况和政治压力的影响。

推动监管行动的深化十分重要,但不同制度之间的差异以及它们是否达到了所需的平衡形成了阻力。由此导致的后果包括合规成本增加、限制创新、抑制社会利益以及阻碍主要由数据驱动的供应链的发展。

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政府和监管机构不断采取行动。中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新西兰、印度、加拿大和越南正在或已经制定新的隐私法或修订现有制度。中国于2021年底前出台的法律所侧重的核心点是:没有网络安全,国家安全也就无从谈起,数据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

各国隐私法的要求各不相同、相关的合规复杂性和成本,以及数据跨境传输或海外数据管理面临的限制,这些都对跨国企业构成了重大挑战。

面对日益加剧的制裁威胁,谨慎应对分散的监管环境变得更加重要。监管机构频频出手,中国、欧盟、美国、澳大利亚、爱尔兰、韩国和德国等东西方国家都在开展重大调查和行动。

“如何维护全球互联互通的愿景是各国在制定个人数据保护法和隐私监管政策时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评估任何法律制度的重要标准在于它是否微妙地平衡了各个方面。” 

金杜合伙人宁宣凤

来源: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

计划在美国开展业务的外国金融科技公司在申请美国监管机构批准手续时,需要格外谨慎和细致。”--金杜合伙人韩巍

增强道德意识

除了法律规定,企业还必须注意使用消费者数据中的道德问题,特别是在涉及使用算法时,例如确定服务资格的算法。

随着投资者和消费者对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政策的要求变高,培养良好的道德意识也愈发重要。

丹麦和英国等国政府都密切关注数据伦理问题。丹麦正在探索建立“国家印章”,以表明企业负责任地、安全地使用数据,英国则在搭建指导数据使用的框架。澳大利亚也制定了人工智能道德框架,指导企业负责任、包容地设计和应用人工智能,目的是建立信任并使澳大利亚成为该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未来是否能实现协调一致,或者至少制定共同的标准?

经济活动中,缺失标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成本,但带来的收益并不多。我认为我们需要关注数字经济中遇到的障碍。为了让数据共享真正有效地发挥作用,我们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金杜合伙人Cheng Lim

国际组织目标远大。经合组织正在推动和加强数据访问和共享。该组织正在制定关于隐私、数据所有权和相关主题的国际公认分类法。

亚太经合组织也在加强协调和互操作性,而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正努力缩小不同发展阶段国家之间的数字鸿沟。

各国对这一问题都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关切。中国在新出台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中承诺“积极参与个人信息保护国际规则的制定,促进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2016年,欧盟同意“支持制定国际规则,促进各司法管辖区有效保护隐私和数据,包括通过统一框架实现互操作性”。

数据和技术主导未来,蓬勃发展

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创造混合世界,包括创造化身,比如新司法管辖区的物理机器人。这很容易被一笑置之。但有必要做好法律方面的准备,从而在面对这些新风险领域时,能够制定解决方案或灵活应对风险,这一点很重要。”-金杜合伙人Urszula McCormack

在获奖著作《人类简史》中,尤瓦尔·诺亚·哈拉里(Yuval Noah Harari)探讨了为什么在地球上所有的物种中,智人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其中提到的两种理论都与人类的合作和使用信息的能力有关。

数千年后,这仍然是生存和成功的决定因素。但今天,技术对成功至关重要。即使一直在努力实现平衡和谐,但各国的担忧也使得局面不容乐观,国家之间对数据权利的竞争无疑也将加剧。

对企业而言,不仅要了解数据和现有技术的价值,而且还要了解如何在管理监管风险和确保网络安全的同时最好地利用这些技术。

监管机构必须做好准备,共同努力实现法律标准一致化,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保持灵活性,及时应对即将到来的新技术。

感谢知识管理团队John Guerrato为本文所做的调研工作。

最新文章
前沿观察
2021 年 7 月,欧盟委员会提出了 “Fit for 55 ” 一揽子计划,旨在使欧盟国家的气候、能源、交通和税收政策能够实现到2030 年将温室气体(GHG)净排放量相比 1990 年的水平至少减少 55%,并最终在 2050 年实现气候中和(climate neutrality)的目标。

2024/12/19

前沿观察
自2024年1月1日起,欧盟(EU)排放交易体系(ETS)已将其范围扩展至海事领域。对于船舶所有者、融资方和租船方来说,了解这一监管框架的影响和要求至关重要。以下是关于海事领域EU ETS的五个关键要点。

2024/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