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观察
铁幕将至?——美国AI和半导体出口管制新规详解
2025年1月13日和2025年1月15日,美国商务部产业安全局(“BIS”)先后发布了名为“人工智能扩散出口管制框架”(Export Control Framework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Diffusion)的临时最终规则(“AI Framework”)和名为“实施先进计算集成电路额外尽职调查措施”(Implementation of Additional Due Diligence Measures for Advanced Computing Integrated Circuits)的临时最终规则(“IC IFR”)。短短三天时间内,BIS连续发布两个重大出口管制临时新规,尽其所能地在现有《出口管理条例》(“EAR”)框架下扩充其在半导体领域的管辖权力,甚至颠覆了传统出口管制的监管理念,在业界也引起了轩然大波。从本次相关新规的内容来看,本次修订充分体现了BIS在过去3年间在半导体出口管制领域监管和执法经验总结,而拜登政府在任期的最后时刻连续出台相关新规,显然也充满了将半导体出口管制政策作为其核心政治遗产的宣誓意味。在此,我们基于过去几年间,美国政府与美国国会关于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政策的一系列讨论,就新规出台的背后考量及潜在影响为大家带来我们的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合规业务-海关与贸易合规,人工智能
2025/01/20
前沿观察
预言应验?从美国国会特设委员会年度报告看特朗普2.0时期的贸易管制方向
在之前的两篇文章中,我们回顾梳理了近年来美国在出口管制等方面以遏制中国人工智能发展为核心目标之一而对中国半导体产业所施加的各种管控与限制。从截至目前的轨迹来看,特朗普2.0时期美国对华半导体、人工智能或是其他关键新兴技术相关产业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也是大概率事件。虽无人可以精准预测未来,但仍有可能基于对已知公开信息的推演,窥见未来之端倪。
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United State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以下简称“委员会”或“USCC”)于2024年11月19日发布2024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度报告”)。该委员会系美国参议院下属的常设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监测中美贸易往来对美国经济与安全影响,并且自2002年(中国加入WTO后第一年)起便每年向美国国会提交报告。USCC每年会通过报告向国会提出数十条建议,且从历史信息来看其中不少建议都在后续通过立法成为了现实。
因此,本文以年度报告为主线,结合USCC及相关机构在2024年的两场听证会(2024年5月23日关于《平衡中美竞争环境的关键经济战略》听证会 和2024年6月26日关于《从高科技到重钢:对抗中国主导半导体、造船和无人机的战略》听证会 ,以下统称为“听证会”),就特朗普2.0时期可能会发生的更多贸易管制措施向相关人士进行揭示和给出潜在风险应对建议。知识产权,公司与并购-出口管制与制裁,人工智能
2025/01/13
前沿观察
从出口管制到AI算力竞争实质(二):从产业与投资视角看美国出口管制的规制与变化
2018年《出口管制改革法案》(ECRA)确立了对“新兴和基础技术”的出口管制框架,2020年《外国投资风险审查现代化法案》(FIRRMA)扩大了外商投资安全审查范围。如第一篇文章中所述,半导体产业因其在国防、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战略价值而在当前贸易管制体系下逐步成为重点管控对象。
法律法规的解读其实是一种非常专业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笔者也见过不少中国产业界人士因为对美国的法制框架不熟悉导致应对问题时的顾此失彼。例如有企业在上市公报里说为了避免受美国贸易合规的影响把工厂从中国搬到泰国,这看起来非常正常的一句话,日后在面临美国国会调查时反而可能成为一个故意规避监管的证据。故本文旨在以尽可能“白话”的方式从产业视角解析所受到的规制与影响,帮助避免读者以中国法律思维解读美国法规所产生的看似微小实则可能影响正确决策的差别。
本文将回顾美国对华半导体相关技术出口管制的时间轴,并详细总结对产业链上不同产业环节的影响,并把美国的对华投资限制从FDI和ODI两方面详细回顾了美国对半导体产业跨境投资限制的历史沿革与主要规则变化,包括2024年12月份和2025年1月最新生效的若干规定,希望对产业界和投资人有所帮助。知识产权,公司与并购-出口管制与制裁,人工智能
2025/01/10
前沿观察
反击保护主义:商务部认定欧盟FSR调查构成贸易壁垒
2025年1月9日,商务部发布公告,认定欧盟依据《外国补贴条例》(“FSR”)及其实施细则对于中国企业调查中采取的相关做法构成《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调查规则》”)第三条项下的贸易投资壁垒(“贸易壁垒”)。 该项调查于2024年7月10日启动,持续近6个月。根据《调查规则》第三十三条规定,商务部后续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与欧盟进行双边磋商、启动WTO争端解决机制和/或采取其他适当措施(例如,反制措施)。公司与并购-反垄断与竞争法,一带一路国际法律业务-跨境商事纠纷解决
2025/01/09
前沿观察
趋严立法下,企业应如何防范供应链端社会责任风险上移丨ESG问责与调查系列
近年来,各国政府对企业供应链责任的监督力度逐渐增强,企业是否以可持续和负责任的方式运营,也已成为投资者与消费者在选择时不可回避的核心考量。在此背景下,企业因供应链中曝光的劳工权益等严重社会责任问题而频遭指控与舆论批评的现象屡见不鲜。
中国企业乘风出海,持续推进全球化步伐,已成为全球跨国公司群体的重要一员。随着各国环境与社会责任立法的日益严格,中国企业同样面临着替其供应商不当行为承担责任的风险。2024年6月,某知名品牌在美国当地法院受到了某声称来自其代工厂、参与了其产品加工的劳动者起诉。该起诉指控该品牌的代工厂存在强迫劳动行为。而一旦指控被确认,该品牌及其母公司将赔偿原告相关的全部损失并面临惩罚性和儆戒性赔偿(punitive and exemplary damages)。相应地,该品牌代工厂也收到了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U.S.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发出的暂不放行令(Withhold Release Order),对企业的业务造成重大影响。这一系列连锁反应,无疑为企业敲响警钟:要更加关注来自供应商侵犯劳工权益等来自供应链端的社会责任风险。争议解决与诉讼-合规调查及公司治理,劳动,汽车、制造业及工业
2025/01/09
前沿观察
中国出海企业屡遭ESG问责,全球供应链ESG管控趋严势头凸显丨ESG问责与调查系列
近期,某中资企业在南美设厂的建设项目因劳工问题引起了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据了解,该工程由中资企业交由某承包商负责施工建设。2024年底,项目所在国的劳工监察小组对工厂建设现场展开突袭行动。各国际国内媒体纷纷针对案涉承包商的工人宿舍设施、卫生条件、安全防护、工作时长等问题发表评论,一时间众说纷纭。中资企业和承包商都因为这一事件受到了负面影响。据报道,当地外交部已经停止了对设厂一方中资企业的临时工作签证发放,而该中资企业也解除了与案涉承包商的合同 。
目前案件还在处理过程中,是非曲直尚未分明。但近年来中国“出海”企业因存在环境污染、强迫劳动、安全保障不足等环境与社会责任问题而遭受调查、被追究责任的事件屡见不鲜,所折射出来的是全球范围内针对供应链合规的监管力度不断提升。随着企业社会责任(CSR)和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标准的推广,很多原本只是行业标准或倡议性准则的“软法”(Soft Law),正逐步过渡到带有强制约束力的“硬法”(Hard Law),并向企业施加了更为严格的合规义务。
在本文中,我们将为企业梳理从“软法”到“硬法”的核心特征及演进趋势,并分析这一趋势对中国企业的供应链问责及合规管理将带来怎样的影响。争议解决与诉讼-国际贸易与投资争端-跨境调查及诉讼
2025/01/08
前沿观察
从出口管制到AI算力竞争实质(一):写在特朗普2.0时期前夕的回顾与展望
在即将到来的特朗普2.0时期,中美关系已经成为全世界的焦点,其本质无非是科技之争与经济利益冲突。从特朗普第一届任期开始到拜登政府至今的8年时间里,我们见证了中美科技竞争与贸易关系的历史性转变,特别是美国在出口管制方面针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频繁动作,大家越来越清楚,半导体的出口管制是为了卡算力的脖子,而算力就是AI能力的基本保障。千行百业无一例外都需要AI赋能,最关键的两个生产要素就是AI模型和训练数据。可以预见未来美国出口管制政策会继续延续业已形成的趋势,而“再就业”的特朗普凭借其“特立独行”的执政风格也可能给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带来新的“惊喜”。美国方面已经有提出要以全方位、体系性的加强监管取代以往“打地鼠”(指逐个出台法案)的方式,中国企业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全球开展的商业经营活动都将受到美国贸易管制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知其然”不足以解决问题,必须要“知其所以然”。值此特朗普2.0即将开启之际,我们认为有必要做一次前情回顾,以便相关产业人士和投资者了解美国出口管制与投资限制的监管实质,知全局、知本质,从而可以对未来的动向有更好的判断。知识产权 ,公司与并购-出口管制与制裁,电信、传媒、娱乐与高科技-高科技
2025/01/07
前沿观察
企业出海税务指南系列文章(三):出海投资“避坑”有道
我们在上篇文章《企业出海税务指南系列文章(二):海外业务规划税务考量》中介绍了海外业务规划过程中的税务考量因素,即通过搭建知识产权持有平台、选择合理的利润派回方式以及构建集团关联交易等降低集团整体税负。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着重阐述企业出海投资海外运营中常见的涉税风险,并简要介绍海外税务争议的应对策略和救济方式。税务-税务争议解决-税务合规及税务筹划
2024/12/25
前沿观察
企业出海税务指南系列文章(二):海外业务规划税务考量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着重阐述知识产权持有平台搭建、利润派回方式选择以及构建集团关联交易等海外业务规划中的税务考量。税务-税务合规及税务筹划
2024/12/10
前沿观察
详解美国半导体出口管制新规,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直面大变局
2024年12月2日,在经过将近半年的准备之后,美国商务部产业安全局(“BIS”)终于发布了关于先进计算半导体与半导体制造物项出口管制临时新规(“AC/S & SME IFR”)的最新修订。在经历了2022年10月7日、2023年10月17日和2024年3月29日三轮修订后,本次修订预计将成为拜登政府任期内的最后一次AC/S & SME IFR的重大修订。而正如美国商务部部长雷蒙多在12月1日的一次电话会中所述:“我们(本届政府)已使得BIS前所未有地变得更为强力、更为战略性、更为有效……(本次修订)将让下届政府做好准备,以延续保护美国科技安全和领导力的重要势头”,拜登政府在任期最后时刻公布相关新规,其计划将AC/S & SME IFR作为其在出口管制领域的重要政治遗产的意味也昭然若揭。那么,作为最新一次修订,本次新规是否能够完成拜登政府预想的关于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的重要拼图,新一届美国政府是否真的会在出口管制问题上萧规曹随,我们将结合本次新规的修订内容和相关背景,为大家带来我们的分析和见解,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合规业务-海关与贸易合规,电信、传媒、娱乐与高科技-高科技
2024/12/05
前沿观察
挑战与机遇:特朗普政府新政下赴美中国企业可能面对的法律环境
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落下帷幕,特朗普胜出,必将引发美国对华政策进入新阶段。秉承特朗普及其所领导的政治运动一贯的“美国优先”主张,新一届特朗普政府必定会在贸易、投资及技术等多个维度,推行一系列对华的强硬措施,实施相应的政策及法律。一方面,中国企业在美国市场中将遇到更多的挑战,另一方面,随着特朗普新政府各项内外政策的推行和美国内外各种条件的复杂变化,中国企业也可能会有一些不同以往的机遇。本篇文章将简要介绍特朗普倡导的相关政策的背景,尝试探究其可能的对华政策法规变化,并对中国企业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作初步分析。公司与并购-跨境投资和并购-出口管制与制裁,工程、能源和基础设施
2024/12/04
前沿观察
半导体产业出口管制风波又起——美国1202新规锐评及136家清单企业分类解析
2024年12月2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针对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布了两项重要的出口管制新规,即《补充外国直接生产规则以及修订先进计算和半导体制造物项管制措施》(简称“《暂行最终规则》”)和《实体清单的新增和修改及移出经验证最终用户》(简称“《最终规则》”)。《暂行最终规则》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芯片产品及其生产能力的出口管制,特别是聚焦于先进计算、超级计算及半导体制造领域的关键技术和设备。而《最终规则》将大量中国半导体行业实体加入到实体清单之中,其中新增了 140 个半导体行业实体,含136家中国企业,并修改了清单上 14 个现有条目,对特定中国企业增注了实体清单脚注5。
本次出台的半导体出口管制新规,是美国BIS对《出口管理条例》(EAR)项下涉华出口管制规则的一次重要修订,也是对2022年和2023年间多项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措施的后续和补充,市场估计其对国内半导体制造、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领域的技术更新、发展和产业升级会带来更多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协助相关企业了解和应对,本团队将重点解读本次出口管制新规如何通过技术管制、许可例外及风险预警机制的多重手段,加强对高性能计算芯片、半导体制造设备及相关技术的出口管制。同时,我们还将结合相关企业关注的本次新规直接限制国内企业获取高端芯片和制造设备的能力,以及限制在第三国利用美国技术实现技术突破的可能性的问题,为半导体行业企业提供一些分析和参考。公司与并购-出口管制与制裁,电信、传媒、娱乐与高科技-高科技
2024/12/03
前沿观察
多边开发银行合规制裁丨金杜担任亚行认可的合规监管人,独立考察企业合规管理有效性
2024年8月,亚洲开发银行(下称“亚行”)经审核后,认可金杜担任某被制裁企业的合规监管人(Compliance Monitor)。被制裁的是一家水利工程行业的国有企业,该企业在2018年投标时提交了不真实的业绩证明,亚行认为其构成欺诈,因此对该企业及其下属单位做出取消投标资格4年的制裁决定,如果企业完成合规整改等义务则最早可以在制裁决定生效3年后申请解禁。在制裁期限内,企业需聘请合规监管人,对其合规整改的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并向亚行汇报。争议解决与诉讼-合规调查及公司治理,金融机构-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
2024/11/27
前沿观察
企业出海税务指南系列文章(一):海外控股架构搭建税务考量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出海为中国企业带来新的商业机遇的同时,也带来全新的海外税收挑战。如何提高资金利用效率、降低集团整体税负成本;如何优化供应链、构建境内境外公司关联交易安排;如何提升企业税务合规,避免重大税务风险,都是在海外投资中常见的税务问题。
为更好助力企业海外发展战略,我们特推出企业出海税务指南系列文章,对出海企业海外投资架构搭建、业务规划及运营管理等方面涉及的税务规划进行探讨。本篇文章将重点讨论境外控股架构搭建中的税务考量。税务-税务合规及税务筹划
2024/11/27
前沿观察
未雨绸缪早当先,居安思危谋长远——《欧盟强迫劳动条例》解读及实务分析
早在2022年9月14日,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即发布了《欧盟强迫劳动条例》草案,该草案被评论为“欧盟版UFLPA”,旨在禁止所谓的“强迫劳动产品”进口至欧盟或者在欧盟成员国境内销售或流转以及出口行为。
欧盟版强迫劳动法案已于当地时间11月19日通过欧盟理事会,并即将于登报公布之日起生效,生效后三年开始实施。届时不符合其劳动合规标准的产品将触发撤回即退出欧盟市场的风险。
本文将对条例主要内容进行介绍,同时也对实务中大家普遍关心的数个问题进行解读,供大家参考。公司与并购-出口管制与制裁-公司合规体系
2024/11/23
前沿观察
第二届特朗普政府可能会加强美国的知识产权保护
人们普遍预期,特朗普第二任期内,美国政府可能通过提高关税及增加其他国际贸易壁垒的方式,加大对华贸易战的力度。然而,美国知识产权政策可能受到的影响尚未得到足够关注。具体而言,更为强大的专利体系可能使美国成为中国企业对竞争对手主张知识产权的理想平台。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争议解决
2024/11/23
前沿观察
多边开发银行合规制裁丨中国企业出海应注意防范的环境与社会责任问责风险
近年来,我国持续强化对企业的ESG(环境、社会、治理)监管。证监会、生态环境部、人民银行、财政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发布了一系列重磅政策。2022年3月16日,国资委还专门成立了社会责任局,提出 “抓好中央企业社会责任体系构建工作,指导推动企业积极践行ESG理念,主动适应、引领国际规则标准制定,更好推动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各大证券交易所目前也引入并不断细化ESG信息披露指引。
放眼世界,全球ESG相关法规数量在过去十五年中增长了10倍以上。在国内外监管机构越来越强调ESG监管的背景下,不少中国企业也因ESG方面的管控漏洞而在参与的国际项目中面临了重大风险,承受了严重的投资、声誉损失,有些企业还因此受到境外监管机构的联动调查,甚至承担刑事责任。
金杜律师事务所曾协助多家中国企业应对世界银行ESG监管,帮助中国企业处理投诉问责,欧美企业客户的供应链ESG厂验及调查、强制整改等事件,妥善化解风险。我们将在本文中以世行的环境与社会责任问责机制为切入点,全面介绍中国企业参与海外项目时应注意防范的环境与社会责任问责风险,希望帮助更多企业理解这一机制,防控相关风险。争议解决与诉讼-合规调查及公司治理,金融机构-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
2024/11/20
前沿观察
中国企业还可以参与欧盟公共采购投标吗?——欧盟法院科林案判决解析
2024年10月22日,欧盟法院(Court of Justice of the European Union)对克罗地亚高级行政法院(“克罗地亚法院”)就一项克罗地亚公共采购合同争议提起的先决裁定请求作出判决(C-652/22,“科林案判决”) 。在该项判决中,欧盟法院认为来自中国等非世贸组织《政府采购协定》(“GPA协定”)缔约国且未与欧盟签订含有公共采购互惠承诺的国际协定的国家的经营者(“非缔约国经营者”)无权根据欧盟法律主张在投标过程中享有与欧盟企业相同的平等待遇。虽然科林案判决没有直接禁止中国企业参与欧盟公共采购项目的投标,但是,特别是结合目前欧盟其他相关政策性工具,如《国际采购工具》(EU 2022/1031,“《IPI条例》”)以及欧盟外国政府补贴审查制度,该案对于中国企业在欧盟的经济活动仍将具有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科林案判决进行解读,并为中国企业参与欧盟公共采购投标项目提供初步建议。公司与并购-反垄断与竞争法,一带一路国际法律业务-跨境商事纠纷解决
2024/11/19
前沿观察
美国对外投资审查规则尘埃落定,深刻改变国际投资生态
2024年10月28日,美国财政部正式发布了基于第14105号总统行政令——《关于解决美国对受关注国家的特定国家安全技术和产品投资的行政令》(“E.O.14105”)的最终规则“关于美国在受关注国家投资有关国家安全技术和产品的规定”(“最终规则”)。相关最终规则将于2025年1月2日生效。自2023年8月9日拜登政府正式发布E.O.14105后,经过一年多紧锣密鼓的准备,美国政府最终完成了对外投资审查的基本立法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从内容上来看,最终规则基本保留了3个多月前美国财政部所发布的拟议规则(“NPRM”)的主要内容,仅进行了部分条款的调整和细化。但是,正如我们在过去一年多时间内所多次提示的那样,新的对外投资审查机制将对半导体、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AI”)等关键领域的投融资活动带来深远影响,全面改变相关的投资业态。在此,我们结合本次最终规则的调整内容和相关业务场景,以及我们所了解的后续立法动态,就相关外国投资审查机制在未来实施中的注意要点进行展望,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合规业务-海关与贸易合规,电信、传媒、娱乐与高科技-高科技
2024/11/04
前沿观察
聚焦中国企业新兴市场“出海”:走进非洲之南非篇
南非地处非洲大陆最南端,有超过6200万的居民,其官方语言有11种,通用语言为英语和阿非利卡语。从地理位置上看,南非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位于两大洋的交通要冲,拥有超长的海岸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从商业环境上看,得益于南非稳定的政治环境以及南非政府近些年来为改善治理环境、打击腐败、解决阻碍经济发展的堵点方面(例如能源、电力短缺)所做的努力,总体上保持着对外国投资者的持续吸引力,甚至被誉为非洲最先进、最多样化和最具生产力的经济体。
近年来,中国与南非关系进入“黄金时代”,中国成为南非主要投资来源地之一。截至2023年底,中国企业对南各类投资存量为101亿美元,涉及矿业、家电、汽车、建材、金融、传媒等领域。
本文将主要对中国投资者向南非投资通常最先关注的关键问题予以提纲挈领式地介绍,从而帮助有意在南非进行投资的中国投资者可以做到提前规划、有的放矢。公司与并购-跨境投资和并购
2024/10/29
前沿观察
多边开发银行合规制裁丨中国企业在制裁名单上停留多久才会着手解禁?
近年来,很多以拓展海外业务为发展重心的中国企业已经注意到多边开发银行制裁对企业声誉及海外市场拓展的负面影响,努力通过合规体系建设等方式,成功地解除了多边开发银行的制裁。但是我们注意到,还有一些被制裁企业迟迟不采取行动,长期滞留在制裁名单上,甚至由于未及时解禁就参与新项目的投标,遭到二次加重制裁的。本文将结合团队多次代理企业获得解禁的成功经验,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分享被制裁企业及时解除制裁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争议解决与诉讼-合规调查及公司治理,金融机构-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
2024/10/28
前沿观察
美国联邦法院裁定中国保密法不足以作为在证据开示中拒绝提供相关文件的依据
在No. 4:13-cv-01895 (E.D. Mo. Sept. 27, 2024)一案中(“裁定”),美国密苏里州东区联邦地区法院审理了另一个国家的保密法是否可以阻止美国司法程序中证据开示的问题。具体而言,原告提交了一项动议,要求法院强制被告回应其关于涉及被指控侵犯原告专利的产品的销售信息的证据开示请求。在反对原告的动议时,被告请求根据中国保密法发布保护令,禁止提供该等信息。被告主张,法院应根据中国保密法颁布保护令,因为响应原告的证据开示请求提供信息可能会使其面临根据中国新近颁布的《反间谍法》规定的广泛制裁。被告依赖于一份中国律师的声明以及地方商务局的函件作为依据。地区法院注意到其此前曾驳回基于中国的《数据安全法》、《网络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法院颁布保护令的主张,并得出类似结论,认为《反间谍法》规定的制裁威胁是推测性的。因此,法院裁定支持原告的强制动议,并驳回了被告的保护令请求。争议解决与诉讼-跨境调查及诉讼
2024/10/24
前沿观察
企业出海:外国投资者取得泰国土地的主要路径
在企业出海之泰国系列的上一篇文章《企业出海:泰国外商投资准入解析》中,我们介绍了泰国外商投资准入的相关规定。随着泰国外商投资环境的不断优化,泰国已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第一站目的地。然而,除了外商投资准入政策,土地所有权问题也是中国企业在泰国进行长期投资时必须面对的关键议题。因此,本文将进一步介绍外国投资者在泰国获取土地的潜在途径,以支持企业在泰国的长期发展计划。
根据泰国《外商法》 和《土地法案》 ,土地交易属于第一类外资禁止业务,外国投资者不得拥有泰国的土地所有权,除非满足特定豁免条件。在实践操作中,有部分投资人会考虑与泰国人合资成立泰籍公司(外国投资者持有少数股份)参与项目投资(“合资模式”)。由于合资公司的外国投资者持股比例低于50%,其通常不会被认定为泰国《外商法》下的“外国投资者”,故不适用外国投资者持有土地的禁止性规定。但是,合资模式也可能会引发公司治理、控制权和权益分配等衍生问题,因此,也有部分投资人希望了解能否通过直接设立外商投资公司合法取得泰国土地。以下是主要路径和实操注意事项总结。公司与并购-跨境投资和并购-一带一路
2024/10/23
前沿观察
欧盟《外国补贴条例》下首例附条件批准申报评析
2024年9月24日,欧盟委员会(“欧委会”)公布了对阿联酋电信集团公司(“阿联酋电信”)收购荷兰PPF电信集团公司(“PPF”)单独控制权(“本交易”)在《关于扭曲内部市场的外国补贴条例》(“《FSR条例》”)下的附加限制性条件决定 。本交易是自2023年7月12日《FSR条例》生效以来的首例被附加限制性条件批准的并购交易。同时,欧委会对本交易中阿联酋电信收到的外国政府补贴类型以及对欧盟内部市场扭曲效果的分析,和接受的其提出的承诺方案,有助于从实务角度进一步明确欧委会认定外国政府补贴扭曲欧盟内部市场效果的分析框架和执法思路。
本文将对欧委会决定中的相关关注点进行解读,并结合本案的相关背景,为中国企业应对《FSR条例》的策略从实务角度提供建议。公司与并购-反垄断与竞争法,一带一路国际法律业务-跨境商事纠纷解决
2024/10/17
前沿观察
美国即将对中国网联汽车采取禁止交易措施
9月23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 BIS)发布的关于《保障信息和通信技术及服务供应链:网联汽车》(Securing th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Services Supply Chain: Connected Vehicles)的拟议规则通知(Notice of Proposed Rulemaking, NPRM),并于9月26日正式公布了文本。该NPRM提出了一项规则,旨在解决由于某些外国对手(如中国和俄罗斯)设计、开发、制造或供应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及服务(ICTS)用于网联汽车(Connected Vehicles)而带来的国家安全风险。
据悉,该NPRM经过本轮公众咨询后,可能在短时间内出台,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美国市场而言,合规窗口期已经十分有限,宜就此开展针对性合规,最大程度防范风险和避免损失。本次NPRM共有119页,BIS花费大量篇幅介绍了其制定规则的考虑,其中包括对中国威胁的分析。我们将重点分析NPRM的主要措施,并提出合规建议,供相关企业参考。合规业务-海关与贸易合规-网络安全与数据合规,汽车、制造业及工业-汽车与出行
2024/09/29
前沿观察
美国发布网联汽车限制拟议规则,中国汽车业将直面挑战
2024年9月23日,美国商务部产业安全局(“BIS”)正式公布了关于针对中国和俄罗斯的网联汽车信息和通信技术与服务(“ICTS”)供应链审查后的相关监管拟议规则(“NPRM”)。自2024年3月1日BIS发布预约立法通知后,历时6个月,BIS关于网联汽车的ICTS审查基本尘埃落定。作为BIS正式接手ICTS审查后的第一次重大规则制定,NPRM所体现的限制要求的严厉程度预示着ICTS审查未来将成为比肩出口管制的BIS又一强有力政策工具,势必对全球贸易带来极为深远的影响。我们在此结合NPRM的相关内容以及近期美国针对中国汽车业的监管动态,就相关影响进行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合规业务-海关与贸易合规,汽车、制造业及工业-汽车与出行
2024/09/26
前沿观察
明者远见于未萌——中企出海之核心人员多法域竞业限制管理
随着中国企业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管理层的职责和工作范围日益跨越国界,企业在开展跨境业务时,常常面临不同法域竞业限制条款(Non-Compete Clauses)适用的差异性挑战。鉴于此,本文拟从竞业限制的视角,探讨中国企业在全球化过程中对多法域竞业限制管理的应对策略。本文将结合中国及中资企业出海的主要目的地国家及地区的相关法律规定及司法实践,分析并总结有效的应对策略,为企业制定跨国竞业限制管理方案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劳动-竞业限制和商业秘密
2024/09/18
前沿观察
保护主义再抬头——浅谈欧盟《外国补贴条例》歧视性执法和司法实践
2024年4月,欧洲联盟委员会(“欧委会”)根据《外国补贴条例》(“FSR”)第14条对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同方威视”)的波兰和荷兰子公司(“同方威视欧洲子公司”)进行了FSR实施以来的首起黎明突袭检查(“突击检查”)。根据2024年7月8日欧盟官方公报(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公布的信息, 针对欧委会的调查决定及后续的信息提供和诉讼保留请求(尤其是针对存储在中国境内的信息的请求),同方威视欧洲子公司向欧盟普通法院(“欧盟法院”)提交了首起临时禁令申请和上诉,请求法院裁定欧委会中止执行调查决定,并进一步判决调查决定无效(“本案”)。2024年8月12日,欧盟法院在未开庭审理的情况下驳回了同方威视欧洲子公司的临时禁令申请(“驳回裁定”)。
尽管欧盟法院尚未对同方威视提起的主诉进行审理,但纵观法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的做法及其在驳回裁定中的论证思路,FSR制度在立法、执法和司法层面的歧视性问题一目了然,欧盟法院在FSR语境下的国家保护主义倾向昭然若揭。一带一路国际法律业务,公司与并购,汽车、制造业及工业
2024/09/13
前沿观察
从实体清单三年执法动态看《涉疆法案》对中国企业的影响与实务指引
美国所谓的《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案》(Uyghur Forced Labor Prevention Act,简称“《涉疆法案》”)于2021年12月颁布,旨在防止通过所谓的强迫劳动生产的商品,特别是来自中国新疆地区的商品,进入美国市场。自2021年12月23日《涉疆法案》正式生效以来,中外企业如何有效应对该法案带来的风险已成为一项共同的挑战。
根据《涉疆法案》的规定,凡涉及新疆地区的产品,无论这些产品是在新疆开采、生产还是制造的,均将面临进口限制。这适用于所有商品,不论企业是否与新疆直接相关,或其产品或部件是否源自新疆。法案采用了“可反驳推定”规则,默认所有来自新疆的产品均涉及“强迫劳动”,除非有充分证据证明相反情况,否则这些产品将被禁止进口到美国。
此外,法案要求美国国土安全部发布“实体清单”,列出与强迫劳动相关的公司和实体,以加强对进口商品的监管和执法力度。这些被列入清单的企业将面临一系列后果,包括被切断与美国的供应链、被禁止使用美元交易系统,以及合作伙伴中断或拒绝与这些企业继续合作。此外,这些企业还可能面临来自美国盟友国家(如墨西哥、加拿大等)的制裁。
本文将从数据和典型案例的角度,分析近三年实体清单的执法情况,总结实体清单的执法趋势,为参与对美货物出口贸易的中国企业提供具有实务性及前瞻性的洞察和应对建议。公司与并购-出口管制与制裁-海关与外汇
2024/08/28
前沿观察
人工智能与战略竞争——对美国“特别竞争研究计划”(SCSP)发布的新报告之解读(二)
当今时代,快速的技术创新,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发展潜力已成为推动全球变革的重要力量,自2022年ChatGPT发布以来,人工智能模型的开发和应用获得了高度关注和大量投资,其溢出效应推动了制造业、生物技术、教育和国防等领域的发展。作为一家专注于技术和安全的无党派美国智库,美国“特别竞争研究计划” (SCSP )在2022年就已发布过《国家竞争力的十年中期挑战》报告,分析了美国面临的六大挑战,并提出了应对的战略和政策建议。2024年5月,SCSP发布报告《国家竞争力前景:战略竞赢的十年中期机遇》(以下简称“报告”),旨在阐明美国两党在应对复杂挑战时应遵循的基本目标,确保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领域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同时有效应对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对国家安全、经济竞争力和全球事务的变革性影响,为制定关于人工智能/新兴技术的国家政策、战略决策以及投资计划提出概念基础和目标指引。笔者将通过以下两个角度解读该报告,本文为第二部分。知识产权,人工智能
2024/08/23
前沿观察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数据合规风险与应对
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驶入快车道。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23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量为176.1万辆,较2022年增长60.5万辆,增速为49.6%。
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的热门目的地集中在亚洲和欧洲。两者作为中国新能源车出口的核心市场,2023年出口量占比分别为42%(亚洲)和41%(欧洲)。 其中,出口量最多的国家分别为比利时和泰国,纯电乘用车出口量分别为17.54万辆和15.59万辆。同时,泰国和比利时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渗透率最高的两个国家,在向这两个国家出口的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分别为92.3%和80.6%。公司与并购-出口管制与制裁,数字经济,汽车、制造业及工业-汽车与出行
2024/08/21
前沿观察
人工智能与战略竞争——对美国“特别竞争研究计划”(SCSP)发布的新报告之解读(一)
当今时代,快速的技术创新,特别是人工智能的发展潜力已成为推动全球变革的重要力量,自2022年ChatGPT发布以来,人工智能模型的开发和应用获得了高度关注和大量投资,其溢出效应推动了制造业、生物技术、教育和国防等领域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中美之间的竞争已经从贸易战转化为科技战,进一步发展为数据应用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竞争。未来的经济发展,毫无疑问是“得数据者得天下”,而人工智能技术恰恰就是数据应用的核心,离开数据,无从谈大模型和训练,而没有算法和大模型技术,数据就只是存储着的信息而已。人工智能的竞争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更有立法与政策层面的,各国都在加大对于标准、伦理、和应用的广泛研究,并以制定法律、政策、以及国家间协议或国际合作条约的方式促进发展并且进行国家层面的战略竞争。鉴于美国在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方面的领先优势,笔者认为有必要关注美国的智库报告,以便了解其立法的趋势和动因。本文将解读其中一个美国智库关于人工智能方面的报告。
美国“特别竞争研究计划”(SCSP )是一家专注于技术和安全的无党派美国智库,其在2022年就已发布过《国家竞争力的十年中期挑战》报告,分析了美国面临的六大挑战,并提出了应对的战略和政策建议。2024年5月,SCSP发布报告《国家竞争力前景:战略竞赢的十年中期机遇》(以下简称“报告”),旨在阐明美国两党在应对复杂挑战时应遵循的基本目标,确保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领域持续保持领先地位,同时有效应对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对国家安全、经济竞争力和全球事务的变革性影响,为美国制定关于人工智能/新兴技术的国家政策、战略决策以及投资计划提出概念基础和目标指引。本文将通过以下两个角度解读上述报告的主要内容,并且在最后探讨对立法的思考和分析对中国企业的影响。知识产权,人工智能
2024/08/16
前沿观察
美国出口管制新规即将大改,对中国企业影响深远
2024年7月25日,美国两大出口管制主管部门——美国国务院国防贸易管制局(“DDTC”)和美国商务部产业安全局(“BIS”)先后发布了三个全新的拟议规则,拟对《国际武器贸易条例》(“ITAR”)和《出口管理条例》(“EAR”)下关于特定事项最终用途以及美国人在特定事项下的活动进行限制。这是自2018年《出口管制改革法》(“ECRA”)颁布以来,美国出口管制主管部门基于ECRA相关授权进行的又一次重大监管政策调整。而相关规定一旦正式实施,从广度和深度而言,其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可能会超过包括半导体新规在内的过往几年美国出口管制规则的历次修订。我们在此将结合本次拟议规则的相关内容、美国国会相关立法动态以及美国相关监管部门在公开场合的表态,就本次相关拟议规则修订的来龙去脉和未来对国内产业的影响进行解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合规业务-海关与贸易合规
2024/08/09
前沿观察
欧盟《外国政府补贴条例》进展更新——欧委会初步澄清“扭曲效果”概念
自2023年7月11日欧盟《关于扭曲内部市场的外国政府补贴条例》(“《条例》”)正式生效后,欧盟委员会(“欧委会”)已基于《条例》的规定,对多家企业的并购交易、公共采购投标展开审查,并对部分企业开展了依职权调查。
根据《条例》第4(1)条的规定,如外国政府补贴能够提高经营者在欧盟内部市场的竞争地位,并且因此实际或潜在地损害内部市场竞争的,该外国政府补贴应当被视为存在对内部市场的扭曲效果。但《条例》并未对如何评估“扭曲效果”提供更多指引。
2024年7月26日,欧委会发布了《关于适用<欧盟第2022/2560关于扭曲内部市场的外国政府补贴条例>第4(1)条、第6条以及第27(1)条初步澄清》的欧委会工作人员工作文件(“《工作文件》”)。《工作文件》包括了针对《条例》项下外国政府补贴扭曲效果的认定,以及平衡测试的应用等相关问题的初步澄清。
尽管《工作文件》并非欧委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正式文件,但其是理解欧委会针对《条例》项下“扭曲效果”执法思路的重要参考。我们也注意到,欧委会在其执法实践中,也已采取了与《工作文件》相一致的执法思路。下文中我们对《工作文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以及初步解读,以期为中国企业应对《条例》相关申报及调查程序提供参考。公司与并购-跨境投资和并购-反垄断与竞争法
2024/07/30
前沿观察
UFLPA执法更新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及应对
美国所谓的《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Uyghur Forced Labor Prevention Act,下称“UFLPA”)生效两年多,作为美国限制中国光伏产品、棉花制品及服装、甚至是汽车等关键出口商品的重要贸易保护工具,UFLPA执法对中国企业出口美国市场产生了严重影响。
2024年7月9日,美国国土安全部(DHS)按照UFLPA的要求,再度更新战略(Strategy to Prevent the Importation of Goods Mined, Produced, or Manufactured with Forced Labor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下称“2024 UFLPA战略”),明确新增铝、聚氯乙烯(PVC)和海鲜为未来执法的高优先级行业对象(High Priority Sectors for Enforcement of UFLPA)。
本文将结合我们处理相关案件的实务经验,从中国企业经营和应对的角度,总结UFLPA及其相关战略报告的近期执法动态,为企业提供总体应对策略和合规建议。公司与并购-出口管制与制裁
2024/07/23
前沿观察
欧盟禁止“漂绿”新规及对我国企业出海经营的启示
宣称产品“100%使用清洁电力生产”,宣传包装“30%采用再生塑料”,承诺企业“10年内达到碳中和”——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以类似的环境或可持续声明吸引消费者和公众的注意,但与此同时,企业的“漂绿”(greenwashing)行为也愈加受到各方关注。所谓“漂绿”,即企业对于自身或其产品与服务的环境影响提出虚假或具有误导性的声明,对消费者和广大公众产生误导,通过虚构环保竞争优势获取更多商业利益。欧盟委员会(“欧委会”)2020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接受审查的150项环境声明(environmental claim)中,53.3%的环境声明包含模糊、误导或是没有根据的信息,而40%的环境声明则未经证实。
近年来,在《欧洲绿色新政》(European Green Deal)路线图下,欧盟正大力推进制定一系列法案以禁止和打击“漂绿”行为并保护消费者在参与绿色和可持续消费过程中的知情权。根据欧委会2020年3月11日发布的《循环经济行动计划》(Circular Economy Action Plan),欧盟旨在确立一项可持续产品政策框架。在该框架下,强化消费者保护、打击“漂绿”行为被列入重要事项清单。 欧委会于2020年11月13日发布的《新消费者议程》(New Consumer Agenda)同样强调将保护消费者免受误导性“漂绿”信息的影响并将通过一系列立法提案落实对“漂绿”行为的规制。 为实施上述要求,欧委会分批发布了多项涉及 “漂绿”行为的立法提案:2022年3月,欧委会发布第一批提案,其中包括《赋能消费者以实现绿色转型指令》(“《绿色转型指令》”)的提案;2022年11月所发布的第二批提案包括《碳清除认证框架规定》提案;2023年3月第三批提案包括《绿色声明指令》提案。 目前,《绿色转型指令》已正式公布生效,其余两项法令也已完成主要立法程序,预计将在短期内正式公布。
已经生效的《绿色转型指令》总体性地规范了涉环境声明和可持续标签(sustainable label)的不正当商业行为,《绿色声明指令》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对于环境声明与标签的要求,而《碳清除认证框架规定》则有助于企业在实操层面为其环境声明的具体细节寻求认证。下文将对上述三项欧盟“漂绿”新规予以介绍,供我国企业理解欧盟在环保减排和消费者保护方面的最新立法动向,以期为我国企业国际化运营提供启示。一带一路国际法律业务-跨境商事纠纷解决,公司与并购-跨境投资和并购
2024/07/09
前沿观察
中资企业出海——匈牙利投资促进政策解读
在中资企业出海热潮中,作为第一个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政府间合作文件的欧洲国家,匈牙利凭借其对中友好的营商环境、较低税负以及汽车产业集群效应等优势,吸引了诸多开拓海外市场的中资新能源产业链企业的关注和投资。我们通过本文梳理相关政策,以期为有意向投资匈牙利的企业提供参考。公司与并购-一带一路-跨境投资和并购,工程、能源和基础设施
2024/06/28
前沿观察
八个问题详解美国对外投资审查细则,投资者需直面大变局
2024年6月21日,美国财政部正式公布了第14105号总统行政令下关于外国投资审查限制的拟议规则(“NPRM”),对去年随同第14105号总统行政令公布的预约立法通知(“ANPRM”)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大幅细化和完善。考虑到前期美国财政部和美国商务部在国会听证会上针对外国投资审查细则的表态,预计相应正式规则将在今年年底前出台。
在中美科技领域开展竞争的时代大背景下,目前NPRM中的相关内容并不仅仅体现了美国财政部的监管思路,而是包含了包括美国商务部在内的美国整体行政部门的集体意志。同时,对外投资审查机制是美国国会长期的关注焦点,针对行政部门现有的立法安排,国会很可能会动用国会监督权和立法权要求对相关内容进行进一步调整和收紧。
对于广大投资人而言,本次NPRM的出台意味着美国对外投资审查机制已经基本完成靴子落地,大家需要抓紧对拟计划开展或正在进行中的项目进行评估,并关注后续的潜在立法变化趋势,以防范潜在风险。而我们在此,结合NRPM本次的内容更新以及近期美国国会和美国监管部门的相关表态,就大家关于美国对外投资审查比较关心的问题进行说明,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合规业务-海关与贸易合规,电信、传媒、娱乐与高科技-高科技
2024/06/28
前沿观察
美国新一轮涉俄出口管制和制裁措施,中国企业应审慎对待
2024年6月12日,在七国集团(G7)领导人意大利峰会前夕,美国商务部、美国财政部和美国国务院同时发布了新一轮针对俄罗斯的出口管制和禁运以及经济制裁措施,随后在6月14日发布的G7峰会联合公报中,G7各成员国共同重申了将全面加强对俄制裁和禁运措施,特别是将针对第三国向俄罗斯军工复合体提供实质性支持,协助规避制裁的行为进行重点打击。作为目前俄罗斯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中国与俄罗斯的经贸往来自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伊始便被置于聚光灯之下,而随着西方世界对俄制裁日益收紧,如何对俄罗斯市场做出取舍已经成为所有存在涉俄业务的中国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我们在此结合本次美国相关新规的更新以及近期相关方面的信息动态与大家进行分享和探讨,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合规业务-海关与贸易合规,汽车、制造业及工业
2024/06/18
前沿观察
新法快评:欧盟《净零工业法案》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2024年5月27日,欧盟委员会(“欧委会”)通过了《净零工业法案》(The Net-Zero Industry Act)。该法案预计将于6月底在《欧盟官方公报》上公布,并自公布之日起生效。作为欧盟绿色新政框架下的重要立法,《净零工业法案》旨在提升欧盟本土清洁能源技术的制造能力、减少对中国制造的依赖,设立了到2030年欧盟本土关键净零技术(下文讨论)的制造产能达到欧盟境内需求40%的政策目标。随着该法案及其配套机制的实施,一些企业可能会重新评估其供应链,进而影响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投资布局。因此,研究《净零工业法案》的主要内容和运作机制,对我国企业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公司与并购-跨境投资和并购,工程、能源和基础设施-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2024/06/05
前沿观察
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出圈”的新能源汽车怎样合规“出海”?
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9年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 。我国汽车出口实现跨越式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为增长的新动能 。我国新能源汽车以高性价比、高产出、积极响应消费者需求、不断技术创新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火速“出圈”,为世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做出突出贡献。然而,日益高涨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热度也引发了个别国家和地区的监管关注,加征关税、反补贴调查等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贸易保护主义挑战越发严峻。在新形势的压力下,“出圈”中国新能源车企除尽快调整适应客观存在的、严苛的外部政策环境之外,还应在出海各环节关注并做好哪些合规准备,以避免因内部管理疏漏而新增额外的法律合规风险?本文将结合相关项目经验,与各位一同探讨。合规业务-海关与贸易合规,汽车、制造业及工业-汽车与出行
2024/05/27
前沿观察
企业搭建跨境合规体系势在必行
近年,新能源企业高速发展,在面临境内市场日趋饱和、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同时,也面临大国博弈持续加强、境外监管政策快速变化且日趋严格等诸多挑战。境内外多重环境压力影响下,通过跨境经营的方式开发境外日益增长的大量需求和避免受到关税、运费、国际政治环境等影响的新能源企业陆续涌现。
然而,因涉及在境外进行实质性的贸易或投资、生产,在日常经营中将时刻面临外部法律政策环境错综复杂、多国多法域合规交叉监管等跨境合规压力,加之境内新能源企业对跨境经营经验不足,大部分企业捉襟见肘。
鉴于此,建立起符合自身业务需求、同时符合跨境业务所涉国家和地区法律法规的跨境合规体系,以确保在跨境经营中合法、合规地开展经营活动,降低企业跨境经营合规风险,成为跨境经营新能源企业的刚需。公司与并购-出口管制与制裁,汽车、制造业及工业-汽车与出行
2024/05/23
前沿观察
未雨绸缪:深度解读欧盟《国际采购工具》对中国企业的影响
2022年6月23日,欧洲议会和欧洲理事会通过了欧盟《国际采购工具》((EU) 2022/1031,下文简称“《IPI法规》”)。该法规已于2022年8月29日起实施。
2024年4月24日,欧盟委员会(“欧委会”)对中国医疗器械公共采购市场的做法和措施启动了首起IPI调查。
自2012年欧委会首次提出IPI法规草案以来,历时十余年该草案终于成为欧盟法律,并在颁布后不久即开始针对我国发起调查,欧盟意图通过《IPI法规》打开或改善中国公共采购市场的决心不可谓不大。因此,有必要研究《IPI法规》的运作机制和关键条款,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欧盟公共采购项目提供参考。争议解决与诉讼-国际贸易与投资争端,医疗健康与医药-医药与医疗器械
2024/05/15
前沿观察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跨境监管下的风险与应对(下)
此前我们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在跨境监管下的风险与应对(上)》中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海外出口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对新能源汽车进入欧盟市场面临的主要风险和挑战进行了分析,本篇我们将分别结合新能源汽车进入美国、俄罗斯、韩国、泰国等不同国别市场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供解决之道。公司与并购-出口管制与制裁,汽车、制造业及工业-汽车与出行
2024/05/13
前沿观察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跨境监管下的风险与应对(上)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新能源汽车作为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正逐渐成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也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全球升级。中国汽车的出海之路逐渐从传统的产品贸易积极加速,向产品、技术、管理等全汽车产业链的出海转变,出海仅仅是中国车企进入海外市场的起点,如何在海外市场落地生根即如何探索中国车企在海外市场的本地化发展之路才是出海主题中最为重要的课题,这其中既包括中国车企探索汽车生产供应链的本地化、提升海外客户对中国品牌的认同度,也包括在面对保护主义、贸易壁垒抬头的海外市场,中国车企如何适应不同国家的法律监管环境,如海外市场准入标准、投资及设立企业与工厂的标准、劳工标准等一系列合规要求,如何确保海外市场的合规运营,也成为摆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系列文章将以吉利数科落地汽车供应链溯源的实践经验为窗口,结合金杜律师事务所跨境合规监管团队长期在该领域的一线法律服务实践经验,共同研究分析汽车供应链及新能源汽车在跨境监管下的风险及在实践中探索其解决之道。公司与并购-跨境投资和并购-出口管制与制裁 ,汽车、制造业及工业-汽车与出行
2024/05/06
前沿观察
欧盟《外国补贴条例》执法动向、趋势预测及应对建议
《关于可能扭曲欧盟市场的非欧盟成员国政府补贴的规定》(下称“《条例》”)是欧盟于2023年7月为应对非欧盟国家对其在欧盟境内从事经济活动的企业提供补贴而出台的政策工具。该条例剑指中国关键领域对欧出海企业,旨在加大对该等企业获得政府补贴的监管力度、消除这些企业因获得政府补贴而获得的所谓“不公平的竞争优势”。根据《条例》,中国企业在欧盟境内从事特定经济活动(如投资并购、参与招投标等)达到一定门槛标准的,须在并购交割前或投标过程中向欧委会履行申报义务,披露企业在申报前3年内接受政府补贴的情况。 此外,欧委会也有权主动审查《条例》适用前5年内授予的、在其适用后仍具有扭曲效果的外国政府补贴。 本文简要分析《条例》生效以来的执法动向及趋势,并对中国企业提出初步应对建议。公司与并购-跨境投资和并购,汽车、制造业及工业
2024/04/29
前沿观察
解读美国拟对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进行调查
2024年2月29日,拜登政府发布声明,表示将采取“前所未有的行动”,防止外国带来的网联汽车领域国家安全风险。根据总统指示,美国商务部将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相关国家的网联汽车技术进行调查,确定存在的国家安全风险。就在此前一天,拜登签发了第14117号行政命令,即《关于防止受关注国家获取美国人大量敏感个人数据和美国政府相关数据的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 on Preventing Access to Americans’ Bulk Sensitive Personal Data and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Related Data by Countries of Concern),指示美国司法部颁布条例,以禁止或限制美国主体进行会导致中国、俄罗斯等 “受关注国家”和相关主体访问美国人敏感个人数据(特定种类的个人识别符、地理位置数据和相关传感器数据、生物识别数据、人类组学数据、个人健康数据、个人财务数据)和美国政府相关数据的交易。(具体请见:《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如何理解和应对美国限制访问敏感个人数据行政命令》)3月1日,美国商务部下属的工业和安全局(BIS)发布了拟制定规则的预通知(Advance notice of proposed rulemaking,ANPRM,以下称《预通知》),就网联汽车(Connected Vehicles)领域涉及的信息通信技术(ICTs)和供应链(Services Supply Chain)安全问题,征求公众意见。《预通知》提出了35个问题,BIS希望借此通过公众征询,确定在网联汽车领域应当监管的技术和市场主体,以进一步制定管理规则(以下称“拟议规则”)。从这35个问题的广度、深度和细度来看,BIS可能会制定非常全面、系统、细致的政策,来对在美网联汽车制造和供应链进行监管,目的是挤压中国车企在美市场份额,切断供应链关系,管控中美在网联汽车方面的数据处理和流动——这也可以理解为拜登14117号行政令,首次、迅速地在网联汽车领域的具体实践。《预通知》征询的意见,主要涉及网联汽车的定义、存在的风险、其他影响等三个部分,并且对来源于我国的数据安全风险做了相当大篇幅的论述和指摘,针对性意图十分明显。合规业务-网络安全与数据合规,数字经济,汽车、制造业及工业-汽车与出行
2024/04/03
前沿观察
简评美国半导体出口管制新规,中国公司需做好准备
美国东部时间2024年3月29日下午,美国商务部产业安全局(“BIS”)正式发布了关于先进计算/超级计算机(“AC/S”)和半导体制造物项(“SME”)出口管制临时最终规则(“IFR”)第三次修订(“半导体临时新规”)的公众预览版,对《出口管理条例》(“EAR”)中关于半导体相关出口管制内容进行调整和澄清。相关新规正式版将在美国东部时间2024年4月4日公布生效。相比于2022年10月7日以及2023年10月17日的两版更新而言,本次半导体临时新规并没有对原有规定进行大幅度修订,而是将大量篇幅用于对原有规定进行澄清和细化,以确保将半导体相关出口管制要求更清晰准确地向业界传达,减少在非重点领域对国际商业活动带来负面影响,进而将相关执法资源和力量集中在美国商务部的关注重点问题之上。我们在此将本次新规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梳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裨益。合规业务-海关与贸易合规,知识产权,电信、传媒、娱乐与高科技-高科技
2024/04/03
前沿观察
企业关键矿产投资国家安全风险防控的内外兼修
在尖端技术广泛应用的行业需求与能源绿色转型的双重推动下,关键矿产资源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供应安全直接关联到国家安全的大局。各国正通过制定一系列新政策来实现关键矿产供应的多元化,并加强了对关键矿产资源供应的干预。在此背景下,我国也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规和政策,以保障关键矿产资源安全,实现对供应链安全的全方位战略布局。
本文作为国家安全系列的第十二篇文章,将从境内境外两个视角介绍关键矿产监管的相关动态与趋势,并为跨国企业在境内外从事关键矿产资源投资活动提示法律风险以及合规应对建议。公司与并购-能源与自然资源,工程、能源和基础设施-能源和资源
2024/04/02
前沿观察
贸易安全和出口管制——迎接全球贸易新格局下的国家安全新挑战
我国目前已建立起以《出口管制法》为核心的贸易管制法律体系,为维护国家贸易安全提供了制度基础。在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企业不仅需要遵守贸易管制相关法律法规,还应当树立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密切关注国际贸易局势新变化,重视自身出口管制合规制度建设,为应对国际贸易安全新挑战做好充分准备。本文作为国家安全系列的第十一篇文章,将围绕中国出口管制法律法规重点介绍国家安全视角下我国贸易安全重点要求,以期帮助企业更好地落实和遵从国际贸易安全要求,守法合规地开展国际贸易业务活动。公司与并购 海关与外汇-出口管制与制裁
2024/03/28
前沿观察
全球国家安全视角下贸易救济调查新动因与企业应对策略
2023年10月4日,欧盟对产自中国的进口电动汽车启动反补贴调查程序。目前,该案正在调查程序中,尚未出裁决结果。值得关注的是,该案的抽样方法和抽样结果偏离同类调查的历史实践、引发多方质疑;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称,中方注意到,欧委会在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中,未采用出口量最大代表性标准,只选择了3家中国本土企业作为抽样企业。欧委会抽样标准不合规,抽样过程不透明,抽样结果不公正,有关做法涉嫌违背世贸组织规则、欧盟法律,是对中国电动汽车企业的歧视性选择,将严重扭曲补贴调查结果。由于此类贸易救济措施会对出口至调查发起国的被调查产品产生额外关税负担,一旦脱离世贸组织规则,将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利器,进而加剧目前国际贸易体系的逆全球化趋势。而与此同时,保护本国产业、供应链安全、ICTS安全等泛化的“国家安全”问题,虽然并非发起调查时“官方口径”的事由和依据,但逐步成为发起贸易救济调查背后的新动因。本文作为国家安全系列文章第十篇,将结合对贸易救济调查的基本概念、最新动态等介绍,为可能遭受该类调查的企业提供应对思路。合规业务-海关与贸易合规,公司与并购-出口管制与制裁
2024/03/14
前沿观察
知难而进——跨境并购外商投资安全审查之附条件批准
近年来,随着全球地缘政治局势的变化,各国在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外资审查”)领域频频立法及加强执法力度,给中国投资者的跨境并购交易带来挑战。尽管外资审查为复杂的跨境交易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但它并非不可逾越的障碍。本文作为国家安全系列文章第八篇,旨在通过梳理境外各国外资审查中附条件批准的实践,为中国企业出海探寻可行之路。公司与并购-跨境投资和并购
2024/03/04
前沿观察
国家安全新格局下的供应链风险识别及合规管理
近来,以美国、欧盟及其成员国为代表的各国纷纷颁布供应链安全相关法律或政策文件,以强迫劳动、雇用童工等侵犯人权行为、气候危机背景下的绿色供应链以及冲突地区矿产开采与加工、国家经济安全与发展利益为着眼点,对相关企业施加供应链尽职调查的义务要求,涵盖其商品生产、流通、消费、交换等各环节,随着“泛国家安全化”与地缘政治博弈趋势不断严峻,已经引发全球规范供应链安全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本文作为国家安全系列文章第七篇,将对欧盟、美国和中国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政策进行梳理归类,并在此基础上,对国家安全新格局下的供应链风险识别及合规管理进行分析与提示,供读者参考。公司与并购-出口管制与制裁-公司合规体系
2024/02/28
前沿观察
多边规则安全例外给中国企业国际化运营带来的启示、机遇与挑战
面对“国家安全”概念蔓延至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泛国家安全化”国际趋势,企业如何认识、防范与应对“泛国家安全化”对跨国经营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持续升温的地缘政治冲突背景下,各国之间对“国家安全”的界定存在较大差异。与此同时,世界贸易组织(“WTO”)多边贸易体制下援引安全例外抗辩的贸易纠纷也频频发生,且涉及多国出台的贸易限制措施。WTO作为国际贸易相关的核心国际组织,既是贸易协定谈判与贸易政策审查平台,又通过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在个案中进一步阐释条文意义。因此,WTO框架下对于“国家安全”意涵的讨论,对于企业理解和利用新国际经贸视角下的“国家安全”衍生规则、有效防范和应对国际产业战略布局中潜在“国家安全”法律风险,具有不容小觑的重要价值。争议解决与诉讼-国际贸易与投资争端,公司与并购-出口管制与制裁
2024/02/07
前沿观察
新国家安全格局下企业敏感信息识别与保护
随着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多变,企业对外披露的市场业绩、品牌宣传以及重大活动等各类公开信息,已然成为部分国家情报机构和执法机构利用爬虫及AI技术广泛收集与深度分析的重要开源情报,特别是其中所包含的部分敏感信息不但会给企业带来诸多意想不到的“无妄之灾”,还有可能对其所处行业、产业造成重大国家安全风险隐患。本文作为国家安全系列文章第五篇,旨在就新国家安全格局下企业敏感信息的识别与保护进行分析,帮助企业站在新高度上深度理解敏感信息的重要性和风险性。公司与并购-出口管制与制裁-公司合规体系
2024/02/02
前沿观察
2023年中国出口管制与反制裁年度回顾及展望
在当下全球经济贸易格局不断变化,地缘政治局势日益紧张的大环境下,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纷纷加强在跨境监管领域的执法活动,企业在日常经营中时刻面临着外部政治政策环境错综复杂、多国多法域合规交叉监管、监管政策快速变化等风险,加强相关涉外法制领域制度规范建设及配合企业应对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和迫切。2023年,为了应对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挑战,中国出口管制以及反制裁的相关立法和执法活动相当活跃,法律工具不断完善,包括数次调整管控物项,开展对出口管制违法行为的调查并对有关违法或犯罪行为追究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其中比较突出的是,首次启用“不可靠实体清单”,旨在限制危害中国国家利益、损害中国企业合法权益的外国实体的相关活动。此外,为加强对敏感物项和技术的管理,中国在2023年末相继更新了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管理目录。本文将总结2023年中中国出口管制以及反制裁领域的重要变化,并尝试结合实务经验为企业做好出口管制暨反制裁合规工作提出方向性建议。公司与并购-出口管制与制裁-海关与外汇
2024/01/31
前沿观察
从美国商务部云计算管控新规看美国AI监管新趋势
2024年1月29日,美国商务部产业安全局(“BIS”)发布了关于《“采取额外措施应对重大恶意网络活动方面的国家紧急情况”(Taking Additional Steps To Address the National Emergency With Respect to Significant Malicious Cyber-Enabled Activities)拟议规则的通知》(notice of proposed rulemaking) ,以加强相关美国云计算服务提供商对外国人客户的身份识别和报告义务。该拟议规则的公众征求意见期截至2024年4月29日。根据拟议规则,提供美国“基础设施即服务”(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IaaS”)产品的美国IaaS提供商、美国经销商及相关外国经销商须核验外国人客户身份信息,并在特定情形下向美国商务部报告外国人客户的详细身份信息和人工智能(“AI”)大模型训练活动情况。本次拟议规则的发布正值BIS主管信息和通信技术和服务交易(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services ,“ICTS”)审查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服务办公室(“OICTS”)首位执行主任Elizabeth Cannon 入职之际,令人不禁联想BIS在ICTS审查领域的执法是否已经箭在弦上。而同时鉴于本次新规所针对的云服务和AI相关话题与先前BIS在出口管制领域关于先进计算芯片的相关管制措施紧密相连,同样也让人关注BIS在出口管制后续执法上是否会有进一步联动措施。在此,我们结合本次拟议规则的相关内容以及美国相关机构和国会的近期表态,为大家带来关于云服务和AI领域相关管控的趋势分享和提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合规业务-海关与贸易合规,电信、传媒、娱乐与高科技-高科技
2024/01/31
前沿观察
中企赴欧,山雨欲来——欧盟外商投资审查条例修订草案深度解读
2024年1月24日,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EC”)发布“欧洲经济安全一揽子计划”(European Economic Security Package)相关立法草案,其中包括涉及(1)外商投资准入;(2)出口管制;(3)对外投资;(4)如何支持与两用科技相关的R&D;(5)提升科研安全性等五个问题的立法草案。其中针对外商投资准入的立法草案 即为对2020年10月11日正式生效的现行欧盟外商投资审查条例 (“现行欧盟外商投资审查条例”)的修订草案(“欧盟外商投资审查条例修订草案”或“本草案”)。仅时隔三年就推出本草案,可以看出欧盟旨在通过加大对进入欧盟的外商投资的审查力度,从而加强对所谓欧盟安全和公共秩序的保护的迫切诉求。这与当今全球投资保护主义急剧抬头的趋势不谋而合。公司与并购-跨境投资和并购
2024/01/28
前沿观察
起底“商业间谍罪”:从商业秘密角度看国家安全风险防范
近年来,国际竞争越发激烈,商业战场也 “硝烟弥漫”。在数字经济时代,商业秘密的国家安全属性愈发突出,核心商业秘密的保护已成为主权国家战略博弈的新高地。与充斥着暴力、血腥及正面冲突的电影桥段不同,在真实的商业世界中,商业间谍的身影可能正悄然进入企业的日常运营活动中。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企业核心商业秘密与国家安全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商业秘密为外国所窃取不再是单纯的商业秘密侵权或者犯罪问题,而成为影响国家竞争力、并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的重要问题。本文作为“国家安全法律专题”系列文章的第四篇,将以商业间谍罪为核心,面向企业从商业秘密保护的角度分析国家安全相关风险防范。下期预告:国家安全法律专题系列(五)——新国家安全格局下企业敏感信息识别与保护。争议解决与诉讼-刑事调查及辩护,公司与并购,电信、传媒、娱乐与高科技
2024/01/23
前沿观察
网络和数据安全——筑牢国家安全新防线
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网络和数据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突出。目前我国面临的国家安全威胁常常不是来自海上、陆地、领空、太空等疆域,而是来自被称为第五疆域的网络空间 。此外,由于网络和数据安全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网络和数据安全相关威胁和风险也在向其他国家安全领域传导渗透,导致国家安全风险不断加大。我国目前已建立起网络与数据安全总体法律法规体系,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了制度基础。在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企业的网络与数据安全内部制度不仅应具备基础的安全保障能力,还应把握守护国家安全的战略方向。本文作为“国家安全法律专题”系列文章的第三篇,将重点介绍国家安全视角下我国网络与数据安全重点要求,以期帮助企业更好的落实和遵从网络和数据安全要求,确保不触碰国家安全的红线。下期预告:国家安全法律专题系列(四)——起底“商业间谍罪”:从商业秘密角度看国家安全风险防范。公司与并购-公司合规体系,数字经济,电信、传媒、娱乐与高科技
2024/01/14
前沿观察
AI安全与合规:维护国家安全的新疆域
2023年10月18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信办”)发布《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重申各国应在人工智能治理中加强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共同做好风险防范,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不断提升人工智能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可控性、公平性。2023年11月1日,中国、美国、欧盟、英国在内的二十余个主要国家和地区在英国主办的首届人工智能安全全球峰会上共同签署了《布莱切利宣言》(The Bletchley Declaration),承诺以安全可靠、以人为本、可信赖及负责的方式设计、开发、部署并使用AI。2023年11月8日,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开幕式发表的视频致辞中指出,愿同各方携手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促进人工智能安全发展。由此可见,人工智能已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新疆域,人工智能安全是我国政府一贯密切关注的重要议题。人工智能作为全球战略性与变革性信息技术,在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产生深远影响的同时,也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算法安全、信息安全等领域引发新型国家安全风险。为防范上述风险,各国必将逐步健全和完善人工智能治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我们在此前与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昇思AI框架&大模型创新中心共同编制的《大模型合规白皮书》中,对于美国、欧盟以及我国在大模型及人工智能方面的法律监管现状进行梳理,本文作为“国家安全法律专题”系列文章的第二篇,将重点围绕人工智能安全这一主题,为企业等制定和实施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措施提供参考。知识产权,公司与并购-出口管制与制裁,电信、传媒、娱乐与高科技-高科技
2024/01/09
前沿观察
八个问题带你了解美国国会调查
近年来,除美国司法部、商务部和财政部等美国行政部门将中国企业视为执法重点以外,“中国”也成为了美国国会眼中的关键词。仅以2023年开始就职的第118届国会为例,在短短一年时间中,美国国会部分议员和相关委员会向美国各政府部门以及一些企业多次发函,要求其在指定期限内就涉及特定中国企业或特定中国业务的相关问题进行回复和说明,甚至要求企业提供较为敏感的商业信息。美国国会议员和委员会的此类活动被统称为国会调查(Congressional Investigation)。对于中国企业而言,如何应对美国国会调查是一个较为陌生的话题,为何公司会成为美国国会的调查目标?美国国会的调查目的是什么?如果不配合国会调查会有什么后果?这些问题往往萦绕着首次收到国会调查函的企业。在此,我们结合近期在相关案件中的经验,为大家简单介绍国会调查的基本内容和注意要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合规业务-海关与贸易合规
2024/01/05
前沿观察
国家安全视角下的企业国际化发展与法律风险防范
元旦新禧,岁序更替。随着近年来国际政治与法律监管形势的演变发展,国家安全已经成为一个当今企业无法忽视的关键词。我们在新年伊始推出“国家安全法律专题”系列文章,介绍全球及中国国家安全格局的最新现状及基本法律框架,提示企业需要关注的重点领域国家安全法律风险,以帮助企业全方位认识与有效防范国际化运营中的国家安全法律风险。本文作为专题系列的开篇,后续将陆续推出国家安全相关领域的系列专业文章,敬请关注。公司与并购-外商直接投资-跨境投资和并购
2024/01/02
前沿观察
2023年涉美出口管制与经济制裁年度回顾及展望
2023年地区冲突不断,中美等大国博弈日益激烈,从国际贸易领域来看,美国继续加大对出口管制与经济制裁的监管措施,延续针对俄罗斯的极限制裁,并加强规避俄罗斯制裁行为的执法,此外还重点强化涉疆人权等执法。2023年,美中之间始终维持着深厚且持续的商业关系,但战略竞争的关系却正在形成,为不断提升美国供应链弹性,美国财政部采用“去风险”(De-Risk)一词,既概括了美国的目标,也阐述出比“脱钩”更准确描述中美关系的指导原则。在此指导原则下,美国不断出台一系列出口管制措施以阻止中国获取先进技术、设备,并不断将特定中国实体加入管制与制裁名单,同时,还不遗余力与其盟友合力对中国展开“俱乐部式制裁”措施。2023年11月,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USCC)向美国国会发布其年度报告,报告再次就美国将持续扩大对华出口管制,包括在多边制度中重点防范中国现有军事技术的扩散,限制相关资本、技术、物项等流入中国,并将继续加大力度针对相关“最终用户”进行控制等举措 。对此,本文将结合业务实践,就我们在2023年法律服务过程中所遇到的企业涉美出口管制与制裁典型合规问题进行盘点与总结,旨在帮助更多相关企业在当下复杂的国际营商环境中找寻机遇与风险之间的平衡点。公司与并购-出口管制与制裁,电信、传媒、娱乐与高科技-高科技
2023/12/26
前沿观察
从欧盟《强迫劳动条例》最新动态,展望未来海外供应链风险升级
本文通过解析截至2023年10月欧盟《强迫劳动条例》提案的最新动态,并将其核心条款与已落地实施2年左右的美国涉疆法案执法实践加以比较分析,以期从结果导向协助企业更好地预判未来海外供应链潜在风险,及时筹划合规应对策略。公司与并购-出口管制与制裁
2023/12/14
前沿观察
跨境供应链合规|2023年美国涉疆法案执行情况回顾及2024年风险预测与应对
本文旨在通过统计数据以及相关事例,针对2023年美国所谓《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案》(以下简称“UFLPA”或“涉疆法案”)及中国企业的应对举措进行总结,预测2024年涉疆法案合规风险走势,以期为参与对美货物出口贸易的原材料供应商、成品制造工厂以及贸易平台企业提供具有实务性及前瞻性的洞察和信息,以供其在筹划或调整2024年供应链安排时参考。公司与并购-出口管制与制裁-跨境投资和并购
2023/12/08
前沿观察
关于外国投资者赴泰国投资房地产法律重点关注事项指引
随着“一带一路”进程的推进及泰国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外国人赴泰旅游后萌生了在泰国购房的想法。近期,不仅有一些个人客户就如何购买泰国房产向我们进行了咨询,也有一些中资房地产开发商就计划赴泰开发地产项目与我们进行了沟通。在此过程中,我们按照上述两种不同类型客户关心的问题,分别总结整理了投资泰国房地产应当重点关注的法律事项并最终形成了本指引,以供参考。
考虑到无论是个人客户还是房地产开发商在近期咨询中所关注的房地产类型主要以住宅类为主,因此,本指引的主要关注点聚焦于住宅类房地产,其他房地产类型本指引暂不展开详述。鉴于本指引作者均为中国执业律师,本指引中就泰国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政策等内容的介绍、解读及/或建议等仅供参考,不构成正式法律意见或建议。公司与并购-房地产业务,房地产-商业房地产投资
2023/11/29
前沿观察
聚焦美国对华出口管制新规及投资禁令下 “美国人”的合规风险
当地时间2023年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旨在限制美国个人和实体投资中国半导体、人工智能、量子计算三大尖端科技领域的投资禁令(以下简称“投资禁令”或“第14105号行政令”)及其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 ,随后2023年10月17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公布针对先进计算物项、超级计算机与半导体最终用途临时最终规则(以下简称“AC/S IFR”) 和针对半导体制造物项的出口管制临时最终规则 (以下简称“SME IFR”) ,进一步明确对“美国人”(包括但不限于美国企业、美籍科学家以及持有美国绿卡的中国籍研发人员等)特定活动、超级计算机以及半导体制造最终用途等的限制措施范围,及时补足政策漏洞,两份临时最终规则主要规定已于当地时间2023年11月17日正式生效。近年来,随着美国不断收紧对华高科技领域出口管制以及投资政策,导致“美国人”开展投资、研发、生产、销售、技术合作等活动面临的合规义务与法律风险进一步提升。本文旨在对美国出口管制新规以及投资禁令项下有关“美国人”的限制措施与合规风险进行解读,以期对相关人士有效防范和化解法律风险有所帮助。公司与并购-出口管制与制裁-跨境投资和并购,电信、传媒、娱乐与高科技-高科技
2023/11/21
前沿观察
全球争“锂”之下,中企锂矿海外投资保护知多少?
随着各国加快能源转型步伐,新能源汽车和它的核心部件锂电池成为了国与国之间最重要的产业战场之一,一场没有硝烟的全球锂矿争夺之战也愈演愈烈。2022年4月及2023年5月,墨西哥政府两次修订《矿业法》,将锂列为战略性矿产,并规定禁止向私营企业授予锂矿特许权。 随后,墨西哥政府宣布将对所有已颁发的锂矿特许权进行审查。 与此类似,2023年4月,坐拥全球第三大锂资源的智利也表示将推动该国锂矿产业国有化,成立国家控制的锂矿公司。此前,加拿大政府也以国家安全为由要求三家中资企业从加拿大关键矿产企业撤资。我国在新能源汽车赛道起步早,相关锂矿企业的全球布局也走在前列。锂矿企业如在外国受到当地政府征收、国有化、要求撤资等不公待遇,应积极利用我国签订的国际投资保护协定(“投资协定”),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身海外投资的合法权益。争议解决与诉讼-国际贸易与投资争端,工程、能源和基础设施-能源和资源
2023/10/27
前沿观察
印太经济框架(IPEF)供应链协议公布,对企业供应链筹划影响何如
2023年5月,美国正式宣布启动“印度-太平洋繁荣经济框架”(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 for Prosperity,以下简称“印太经济框架”或“IPEF”),作为其退出“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以下简称“CPTPP”)后的替代产物。2023年9月7日,美国商务部公布“IPEF项下首个成果——供应链协议文本 ,该协议文本就各协议国如何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多样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以使其更具弹性、稳健性和整合性提出数项措施,但文本本身多为纲要性的内容。而与此同时,欧盟委员会公布的《关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的提案(Proposal for a Directive on 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due diligence)、已生效的《德国供应链尽职调查法》(Lieferkettensorgfaltspflichtengesetz)等也将关注视角落在供应链安全及合规上,这也向企业传递出的一个重要信号,即供应链合规和安全问题正日益受到各国监管机构的关注。合规业务-海关与贸易合规
2023/10/24
前沿观察
八个问题详解美国半导体出口管制新规,业界应做好准备
2023年10月17日,美国商务部产业安全局(“BIS”)就先进计算芯片、超级计算机和半导体制造设备的相关出口管制发布了两个新的临时最终规则(Interim Final Rule,“IFR”),即:先进计算物项和超级计算机临时最终规则(“AC/S IFR”)和半导体生产物项临时最终规则(“SME IFR”),以对2022年10月7日所发布的针对中国的半导体出口管制临时最终规则(“10.07 IFR”)进行全面修订。在10.07 IFR发布时隔一年之后,BIS结合了半导体业界对于10.07 IFR的反馈以及10.07 IFR在实际执行中其所发现的一些具体问题所发布这两个新一轮IFR, 与10.07 IFR相比,虽然没有对原有监管思路的结构性调整,但是条目设置和监管逻辑更为缜密,充分体现了美国政府在立法公告中所提出的相关出口管制政策“保证效率、查漏堵缺、持续管控”的方针。在此,我们结合我们在出口管制和半导体领域多年的经验和思考,对本次法规更新中中国公司较为关心的问题进行说明,希望中国企业能对此有清晰的理解,并对企业发展做出正确的判断。合规业务-海关与贸易合规,电信、传媒、娱乐与高科技-高科技
2023/10/19
前沿观察
国家安全合规:对美数据被动出境场景分析与次生国家安全法律风险防范
近年来,美国频繁以维护其国家安全和利益为由,将大量中国企业列入出口管制与经济制裁等相关领域的各类限制性清单(以下统称“黑名单”),不断强化与收紧对华出口许可审批政策、频繁扣押涉疆供应链的输美货物,并在对华投资尖端高科技领域设定了信息申报义务。部分中国企业为了尽快实现清单移除、获得所需的出口许可证、在扣货物得以尽快放行,又或者如期完成融资交易等重要商业目的,纷纷开始被动对美直接或间接提供各类数据信息。然而,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中国企业应当同时各类被动数据出境场景下可能引发的次生国家安全法律风险。为此,本文将对美被动数据出境常见场景进行梳理,并从保守国家秘密、数据安全等多个维度入手,以防范国家安全法律风险为主,提出相应的合规应对与管控建议。公司与并购-出口管制与制裁-公司合规体系
2023/10/13
前沿观察
实体清单新增多家中国物流企业,物流行业应谨慎应对出口管制风险
美国东部时间2023年10月6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 “BIS”) 在《联邦公报》(Federal Register)上发布新一轮关于实体清单(Entity List)的最终决定(Final Rule),在现有实体清单中新增49个实体,其中42个实体位于中国,其他位于爱沙尼亚、芬兰、德国、印度、土耳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英国。公司与并购-出口管制与制裁
2023/10/09
前沿观察
贸易合规资讯速读丨《芯片法》护栏细则尘埃落定,对业界影响深远
2023年9月22日,美国商务部正式公布了《芯片法》护栏细则的最终规则。相较于2023年3月所发布的护栏细则的拟议规则来看,本次的最终规则虽未对相关内容进行原则性修订,但是部分调整仍可能对半导体供应链带来实质性影响。我们在此结合最终规则和拟议规则的相关条款进行比较,并基于美国商务部关于最终规则调整的说明,简要说明相关调整的目的以及其可能对业界带来的影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合规业务-海关与贸易合规,知识产权,电信、传媒、娱乐与高科技-高科技
2023/09/26
前沿观察
贸易动态速读:欧盟启动对华电动车反补贴调查,中国车企应及早准备
2023年9月1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年度咨文中正式表示,欧盟将对原产中国的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全球范围内首例针对中国汽车业的反补贴调查。在过去,虽然欧盟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对华发起过多起贸易救济调查,但相关案件基本集中在诸如钢铁、纺织、家具等传统制造业上,针对汽车之类先进制造业的调查非常罕见,因此,原先的贸易救济调查的相关行业经验并不一定能完全套用在汽车业的调查之上。在此,我们结合欧盟的反补贴调查规则以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相关特点进行简单说明,希望对业界有所帮助。合规业务-海关与贸易合规,汽车、制造业及工业-汽车与出行
2023/09/14
前沿观察
绿色新标杆还是贸易新壁垒?—— 简析欧盟电池条例
经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审议通过的《电池和废电池条例(Regulation Concerning Batteries and Waste Batteries (EU) 2023/1542)》(“欧盟电池条例”)将于2023年8月17日正式生效。欧盟电池条例旨在建立可持续的电池管理模式,提升欧盟供应链安全以及欧盟供应链优势,降低电池全生命周期的环境与社会的负面影响。在中国新能源车企和电池厂商积极出海的时代背景下,欧盟电池条例的生效实施将对其欧洲战略和经营产生重要影响。公司与并购-能源与自然资源,工程、能源和基础设施-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2023/08/16
前沿观察
美国对外投资审查新规详解,深刻理解投资业态改变
2023年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正式签署了第14105号总统行政令(以下简称“EO 14105”),要求对涉及中国内地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相关投资建立特别审查机制。随后,美国财政部投资安全办公室(Investment Security Office,以下简称“ISO”)基于EO 14105发布了名为《关于美国在受关注国家开展涉及国家安全技术和产品领域投资的规定》(Provisions Pertaining to U.S. Investments in Certain National Security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 in Countries of Concern)的预约立法通知(Advance notice of proposed rulemaking,以下简称“ANPRM”),为EO 14105的后续执行进行准备。与此同时,美国财政部还就EO 14105及ANPRM相关内容发布了情况说明,就具体内容进行简要解释。以上,综合起来构成美国对外投资审查新规。对于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及相关领域的投资者而言,美国对外投资审查新规将带来哪些影响并会向何种趋势演变、具体业务开展中有哪些风险点需要提前关注,这些都将是未来业务开展和决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我们在此结合EO 14105和ANPRM的相关内容,以及美国国内围绕对外投资审查新规相关立法的具体讨论,就其可能对业界造成的影响以及企业需要关注的要点进行说明,希望能够对大家带来启发和帮助。合规业务-海关与贸易合规
2023/08/12
前沿观察
美对华科技投资禁令解读与应对分析
2023年8月9日,美国拜登政府发布《关于解决美国对受关注国家的特定国家安全技术和产品投资的行政令》 (下称“对外投资审查行政令”或“行政令”),授权美国财政部审查美国投资者的特定对外投资活动。同日,美国财政部发布《拟议规则的预先通知》(Advance Notice of Proposed Rulemaking) (简称“实施细则”,与行政令合称“相关规定”),就上述行政令的后续执行及相应违规罚则等规定计划在未来的45天内征求公众意见。结合相关规定的内容来看,美国投资审查重点关注可能导致增强受关注国家(countries of concern)军事和军民两用技术能力(advancement of military and dual-use technologies)的投资,现阶段明确拟加强对华半导体和微电子、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技术等特定领域,尤其是该领域“敏感技术”(sensitive technology)的投资审查监管,而这些“敏感技术”,与当前美国对华出口管制中的相关规定、政策等有所交叉。为此,结合新规的出台,我们在下文中概述了美国对外投资审查工具的相关进展,以及在美国对外投资审查中关于受限交易、敏感技术等关键概念。此外,我们还将简要结合相关客户关注的问题,介绍审查直接影响的投资类型、涵盖的企业范围、审查的追溯效力等,从而为涉及敏感领域的投资者以及中国相关合作企业提供更为清晰的指导,以协助各位在相关的投资活动中作出明智的决策。公司与并购-出口管制与制裁
2023/08/11
前沿观察
美国三部门联合发布执法说明,预示新的贸易合规执法动向
2023年7月26日,美国司法部(DOJ)、美国商务部产业安全局(BIS)以及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联合发布了关于主动披露潜在违规行为的执法说明(以下简称“《三部门执法说明》”),总结了向该三部门分别就潜在出口管制和经济制裁违规事宜进行主动披露的相关政策。随着今年以来,美国司法部、商务部和财政部在贸易管制和制裁领域的执法联动日趋紧密,本次三部门执法说明也预示着后续相关部门在执法领域将进一步加强联动,企业务必需要引起重视。在此,我们结合本次三部门执法说明的相关内容以及美国今年上半年的部分新规和执法案例,探讨和展望美国后续的贸易管制趋势,供大家参考。合规业务-海关与贸易合规
2023/08/02
前沿观察
澳大利亚关键矿产领域投资及监管审批最新动态
锂、镍、钴、稀土、石墨等特定矿产作为上游原材料,在可再生能源(储能与电池)、光纤半导体、人工智能、国防、航空航天等诸多战略和前沿产业领域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因此在全球范围内被共同接受为“关键矿产(Critical Minerals)”。澳大利亚拥有非常丰富关键矿产储备,对全球关键矿产的供应有重大影响力。另外,澳大利亚的矿业公司也充分利用澳大利亚丰富的矿业技术和人才、完善的资本市场融资体系,在全球范围内积极进行关键矿产的勘探与开发。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于2023年6月20日正式发布了《2023-2030关键矿产战略》(2023-2030 Critical Minerals Strategy,“《2023关键矿产战略》”) ,以加强澳大利亚关键矿产产业链布局并支持关键矿产行业的发展。本文旨在介绍澳大利亚关键矿产领域投资及监管审批的最新动态,包括关键矿产相关政策、针对关键矿产监管机制以及最新的外国投资收购案例,希望为对澳大利亚关键矿产的投资开发感兴趣的投资者提供一些帮助。公司与并购-能源与自然资源-跨境投资和并购,工程、能源和基础设施-能源和资源
2023/07/25
前沿观察
谋定而动:欧盟外国政府补贴条例实施细则解读
2023年7月10日,欧盟委员会(“欧委会”)正式通过了《关于可能扭曲欧盟市场的非欧盟成员国政府补贴的规定》(“《补贴条例》”)的配套实施细则(“《实施细则》”) 。
针对非欧盟成员国提供的政府补贴,《补贴条例》规定了企业事前申报制度以及欧委会依职权主动调查制度。在满足相应申报标准的情况下,企业须向欧委会就相关并购交易及公共采购项目进行事先申报。针对不满足申报标准的并购交易或公共采购项目,欧委会有权主动发起调查。
针对《补贴条例》的详细解读,请见《识时知务:深度解读欧盟外国政府补贴新规的影响和应对策略》。《补贴条例》已在2023年7月12日对欧盟全境适用,针对并购交易及公共采购的申报义务也将于2023年10月12日正式施行 。这意味着,在2023年7月12日或之后完成签约的并购交易,如果相关交易无法在10月12日前完成交割,企业将需要评估交易在《补贴条例》下的申报义务,并在触发申报义务的情况下,着手准备申报工作。
《实施细则》的正式公布,对企业准备具体的申报提供了更详细的指引。公司与并购-反垄断与竞争法
2023/07/14
前沿观察
对日本半导体出口管制新规征求意见稿的思考
日本经济产业省(The Ministry of Economy, Trade and Industry)公布了《对<出口贸易管理令>附表一及<外汇令>附表指定的货物或技术进行规定的省令 进行部分修改的省令草案》以及相关通知修正案 的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拟扩大出口前需由经济产业大臣(Minister of Economy, Trade and Industry)事先批准的尖端芯片制造设备范围。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发布了先进计算及半导体新规,对中国先进半导体产品、软件、技术实施更加严格的出口管制措施。据媒体报道,美国在此后一直试图游说荷兰、日本等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大国共同限制中国获取先进半导体生产设备,希望以此来抑制中国半导体产业及先进计算工业的发展。本次新规一经公布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尤其是相关半导体企业、行业协会及专业媒体等也从多角度进行了许多分析论述。公司与并购-出口管制与制裁,电信、传媒、娱乐与高科技-高科技
2023/04/28
前沿观察
出口管制资讯速递丨从S公司案看美国出口管制执法新动态
2023年4月19日,美国商务部产业安全局(下称“BIS”)公布了其有史以来的最大一笔行政处罚,以违反美国《出口管理条例》(下称“EAR”)为由,对知名硬盘制造商S公司处以3亿美元的罚款。这一处罚也是自2020年BIS对EAR下外国直接产品规则(下称“FDPR”)进行实质性修订后,对违反FDPR行为的首个行政处罚。在此,我们结合BIS所披露的案件信息以及BIS近期发布的执法备忘录,对BIS未来的执法动态进行简要梳理,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合规业务-海关与贸易合规,电信、传媒、娱乐与高科技
2023/04/21
前沿观察
多边开发银行制裁丨协助企业应对多边开发银行调查,成功避免交叉制裁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走出去”参加涉及世界银行集团、亚行、非洲开发银行等多边开发银行的资金项目的投标过程中存在欺诈、共谋、腐败等合规风险,而遭受这些银行机构的调查及制裁,我们希望通过本文分享类似案件的成功处理经验,助力中国企业更好地实现国际化发展,迎接“后全球化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争议解决与诉讼-反商业贿赂及合规,金融机构-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
2023/04/07
前沿观察
跨境供应链合规|“冲突矿产”合规监管呈扩大化趋势
由于中国市场及企业主体在现阶段对“冲突矿产”合规认识相对而言可能尚有欠缺,金杜跨境监管团队将根据各国政府主管部门、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国际组织、公共部门、私营主体、评级机构等主体对“冲突矿产”合规的关注及评析,结合我们帮助企业解决相关问题的实践经验,以“冲突矿产”为核心,从重点国家政府和监管部门的监管政策趋势以及实务动态出发,为相关企业提早计划及管理自身供应链风险、合理化商业战略布局提供应对或解决思路等展开系列分析。公司与并购-出口管制与制裁、能源与自然资源,工程、能源和基础设施-能源和资源
2023/04/04
前沿观察
芯片法“护栏细则”公布,中国企业务必予以重视
2023年3月21日,美国商务部正式公布了关于《芯片法》的护栏条款实施细则的拟议规则,以作为相关半导体生产企业取得对《芯片法》中补贴的重要审查标准。从护栏细则的具体内容来看,其对相关企业所施加的境外业务限制远超投资领域,对相关企业在美国境外的生产、研发均存在非常严格的限制。这对于十分依赖供应链国际分工的半导体行业而言,也意味着相关影响预计将进一步波及其美国境外业务和其上下游行业,作为世界主要半导体消费市场的中国也势必会受到冲击。在此,我们结合护栏细则的主要内容,就其可能对中国企业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说明,希望能帮助中国半导体企业对于中美两国在半导体领域竞争的未来趋势和走向有初步的理解,对企业未来的商业决策有所裨益。合规业务-海关与贸易合规,知识产权,电信、传媒、娱乐与高科技-高科技
2023/03/28
前沿观察
并购贷款视角下的流动资金贷款
回顾过去近十年潮起潮落的中资企业海外并购中涉及并购贷款的一些特定话题,以期对中国市场和中资机构参与的跨境并购贷款的融资方案和市场实践进行探讨,并与市场参与方共同助力中资企业海外并购。银行与融资-并购融资
2023/03/14
前沿观察
后疫情时代企业全球化布局的法律考量
随着对新冠病毒防治实施“乙类乙管”,中国经济生活按下重启键,中国企业海外业务及供应链的海外布局也重新起航。
2023/03/09
前沿观察
美国新一轮对俄制裁,会对中国企业产生哪些影响?
2023年2月24日,在俄乌战争爆发一周年之际,美国商务部、国务院、财政部和贸易代表办公室分别从出口管制和禁运、经济制裁以及惩罚性关税等多个维度设置了全新一轮对俄菜单式贸易禁运和投资限制措施。
2023/02/28
前沿观察
2022年美国出口管制年度回顾(下篇)——《芯片法案》及《107新规》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本篇我们将继续和大家梳理回顾2022年的年度大事件,通过对《2022芯片与科学法案》(“《芯片法案》”)、10月7日发布的出口管制新规(下称“107新规”)及未经核实清单、实体清单修订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实务经验提示应对策略要点。
2023/01/20
前沿观察
识时知务:深度解读欧盟外国政府补贴新规的影响和应对策略
2022年12月23日,欧盟委员会(“欧委会”)在《欧盟官方公报》(OJEU)上正式公布了《关于可能扭曲欧盟市场的非欧盟成员国政府补贴的规定》 (“《新规》”)。
2022/12/26
前沿观察
出口信用保险丨出口信用保险的索赔
在疫情背景下,随着“一带一路”项目的建成投产,出口信用保险项下的索赔,日益成为走出去企业关注的议题。
2022/12/26
前沿观察
2022年中国出口管制合规要点之年度回顾
2022年,是中国的出口管制制度进一步走向实践,不断深化与完善的一年。
2022/12/16
前沿观察
中资出海收购“关键矿产”:从加拿大政府近期决定看加、澳两国监管政策趋势及应对(下篇)
加拿大并不是唯一对中资企业在“关键矿产”领域投资作出严格监管的国家,“五眼联盟”中的另一成员国,同时也是拥有丰富矿产资源(包括丰富“关键矿产”资源)的澳大利亚近年来对于中国国有和民营投资者在“关键矿产”领域的投资(包括对持有澳洲“关键矿产”资源以及持有澳洲境外“关键矿产”资源的澳洲公司的各种形式的投资)同样实施了非常严格的审查制度。
2022/12/15
前沿观察
静水流深,暗潮汹涌——美国未来出口管制监管展望
2022年11月14日,美国商务部产业安全局(下称“BIS”)负责出口管制执法工作的助理部长Matthew S. Axelrod在美国国际事务学会的秋季高级会议上发表了关于美国本年度出口管制执法现状和未来展望的主题演讲。
2022/12/07
前沿观察
欧盟等西方国家冻结俄罗斯私人财产的法律问题初探
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和欧盟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采取的制裁措施,不仅冻结了俄罗斯的外汇储备,也冻结了俄罗斯特定个人和实体的资产,由此在法律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2022/12/02
前沿观察
中资出海收购“关键矿产”:从加拿大政府近期决定看加、澳两国监管政策趋势及应对(上篇)
2022年11月2日,加拿大政府创新、科学和经济发展部(Innovation, Scien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anada,简称“ISED”)部长发布了《命令外国公司剥离对加拿大关键矿产公司投资的公告》 ,要求三家中资上市矿业公司在收到相关告知函90日内剥离其各自对三家初级(勘探)矿业公司的投资。
2022/11/10
前沿观察
自愿退市与强制退市
上市公司的维持成本很高,以美国的上市公司为例,年度成本可能需要二三百万美元,并且上市公司的定期披露也会分散管理层的管理精力并将承担随之而来的法律责任。
2022/11/09
前沿观察
国际投资并购及贸易
在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尽管受到了新冠疫情以及国际竞争形势加剧的影响,中国企业仍然在近期保持了较高的对外投资热度。
202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