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观察,

国际冲突下跨境监管及争议风险防范专题系列

中国 | 中文
所在网站 :    中国   |   中文
澳大利亚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新加坡
美国
全球

引言

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和持续升级,美欧等西方国家先后对俄罗斯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出口管制与经济制裁措施。与以往多数针对特定目标发起的管制与制裁措施不同,美国及其欧洲盟友此番针对俄罗斯采取了包括但不限于切断俄罗斯银行与美国金融体系的联系、阻断俄罗斯的高科技产品进口、限制俄罗斯获取关键技术、萎缩其工业基础等打击与制裁措施,手段更为多样化,也更为强硬,可以称之为一种极限制裁。该等制裁手段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其他国家或地区与俄罗斯主体进行交易或合作的路径,也给中国企业,特别是存在涉俄跨境经贸往来和投融资活动等的中国企业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和挑战。

目前来看,俄乌地区的动荡局势,对涉俄罗斯跨境贸易、国际工程、国际投融资等领域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涉俄跨境贸易方面,国际运输受战争影响严重,波及整个供应链,甚至可能造成供应链体系的断裂,进而严重影响中俄贸易的正常运转。西方国家对俄取消最惠国待遇乃至俄罗斯退出WTO的动向,也将深远影响中俄贸易甚至世界贸易的发展格局。在涉俄国际工程领域,美国对俄罗斯实施的极限制裁将进一步造成关键物料和设备的短缺,加之战争背景下的劳工短缺,将导致相关人力、物料成本大幅上涨。因此,涉俄的能源项目、国际工程项目等均可能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甚至会造成合同违约、工程项目停摆等重大风险。在涉俄投融资领域,美欧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的极限制裁手段包括将大量金融机构列入被制裁名单、将部分银行剔除出SWIFT系统等,这些都将对在俄的直接投资和组合投资等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在这种复杂的国际形势之下,金杜律师事务所涉外争议解决团队,会同事务所跨境贸易监管团队联手倾力合作,从企业关注的管制与制裁、跨境监管与合规、跨境争议解决及全面的商业风险筛查等要点出发,为开展相关跨境业务的中国企业出谋划策,并将陆续推出“国际冲突下的跨境监管及争议风险防范”专题系列文章,为广大出海企业提供“多场景、全链条”的专业支持与帮助。专题系列文章将从国际贸易、国际工程、国际投融资、跨境知识产权等多场景切入,探讨、分析企业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及应当注意的法律风险。同时,专题系列文章亦会从非诉阶段的尽职调查、风险评估、合同磋商,到诉讼仲裁阶段的庭前准备、庭审应对及跨境承认与执行等角度,为相关企业提供多角度的应对思路。

我们的专题系列文章以维护企业商业利益为出发点,通盘考量多国交叉监管和管辖的法律风险,旨在提示企业在“走出去”及“引进来”的过程中,在把握机遇的同时做到未雨绸缪,提前树立起充分的合规意识,并为企业如何加强综合的风险防范和危机纠纷应对能力建言献策,为企业出海保驾护航。

 

金杜海外权益保护平台也将持续关注以美国出口管制与经济制裁为代表的相关外国管制与制裁动态以及政策发展态势,并会通过文章、视频、在线讲座等形式,持续为企业海外权益保护提供丰富的专业资讯。

最新文章
前沿观察
2024年12月31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人工智能相关发明专利申请指引(试行)》(下称“《指引》”),意在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我国现行专利法律制度框架下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审查政策,回应创新主体普遍关切的热点法律问题。基于此,本文针对人工智能是否能成为发明专利的适格客体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并进一步对中美两国对于人工智能专利客体的适格性标准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为出海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专利布局提供参考。知识产权-专利,人工智能

2025/01/15

前沿观察
2024年,我国经济以“稳中求进”为总基调,以“攻坚克难”为关键词, 新“国九条”和资本市场“1+N”政策落地见效。从“坚持把防控风险作为金融工作永恒主题”的战略方向, 到《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资本市场风险防控工作的具体落实;从“金融监管要‘长牙带刺’、有棱有角”的深刻把握,到“零容忍”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从严监管;从“上市公司是市场之基,是投资价值的源泉” 这一正确认识,到出台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等一系列规范政策出台。 2024年,是引导和督促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建设建强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的重要一年。上市公司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盘”、“压舱石”和“优等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 上市退市方面,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严格强制退市标准,拓宽多元化退出渠道,2024年全年55家上市公司平稳退市 ;外资投资方面,发挥战略投资渠道引资潜力,支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股份减持方面,有效防范绕道减持,细化违规责任条款;市值管理方面,引导上市公司关注自身投资价值,切实提升投资价值;并购重组方面,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支持经济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强化监管方面,加强信息披露监管,严惩业绩造假,加强现金分红监管,增强投资者回报。在对上市公司的全链条监管下,我国着力打造安全、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 2024年,是全面实施“强本强基、严监严管”的关键一年。“金融的安全靠制度、活力在市场、秩序靠法治。”2024年全年,证监会办理各类案件739件,罚没款金额超过上一年的两倍。推动形成财务造假综合惩防体系,严肃查处欺诈发行、财务造假、违规减持、操纵市场等一批大要案 ;持续打击实控人等“关键少数”违法,助力维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强化行政、刑事、民事立体化追责,助力提高违法成本。突出“严”,立足“效”,着眼“准”,聚力“合”,以强有力行政执法工作护航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和投资安全感。 2024年,是资本市场波澜诡谲、上市公司犯罪查处愈发从严的一年。根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本年度A股上市公司及关联主体涉嫌刑事犯罪或遭受刑事侵害的案件共有102起,涉及97家上市公司。 纵览上市公司刑事犯罪情况,财产与金融安全仍是高风险领域,操纵证券市场、违规内幕交易愈发成为上市公司犯罪重灾区。从执法趋势来看,司法机关针对上市公司犯罪案件,施行刑事追责、市场禁入、行政处罚、民事赔偿等多元手段,不仅打击直接的犯罪行为,还同步审查非法配资、“黑嘴”荐股、出具虚假审计报告、洗钱等上下游、前后手犯罪,致力维护资本市场秩序、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通过梳理及分析2024年度上市公司犯罪情况,我们形成本年度上市公司犯罪报告,继续揭示上市公司刑事风险的趋势与特点,以期从一般社会预防的角度,为上市公司及相关方增强刑事调查与合规意识、预防刑事法律风险提供帮助。争议解决与诉讼-刑事调查及辩护,证券与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常年法律顾问,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监管

2025/01/14

前沿观察
排污许可制是针对固定污染源环境监管的核心制度,也是环境监管制度的重大改革内容之一。2016年国务院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开始推行排污许可制度改革,原环境保护部先后印发《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和《排污许可管理办法》,从部门规章层面为推进排污许可制度提供了规章依据。2021年国务院制定《排污许可管理条例》,排污许可制度上升到“行政法规”层面,这一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排污许可制度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深化排污许可制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再次提出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落实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的改革目标任务。在此背景下,2024年11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这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深化排污许可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根据《实施方案》提出的重点任务,深化排污许可制度改革的重点将聚焦进一步完善排污许可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技术规范体系等、落实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全面落实固定污染源“一证式”管理、进一步加强排污许可基础保障建设等。深化排污许可制度改革提出的重点任务也包括对排污单位提出要求,即排污单位需构建基于排污许可证的环境管理制度。 本文拟结合我们长期为排污单位提供环境法律服务的经验,针对目前排污单位排污许可管理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就如何构建基于排污许可证的环境管理制度谈谈我们的看法,以供参考。合规业务-环境法

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