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观察,

监管力度再升级,网贷平台如何良性退出

中国 | 中文
所在网站 :    中国   |   中文
澳大利亚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新加坡
美国
全球

作者:韩旸,王倩,常康爽

引言

2019年来全国多个省市先后释放重拳整治信号,云南、山东、四川、广东、宁夏、天津、湖南、湖北等地陆续发文清退辖区内若干P2P网贷平台。随着网络借贷领域专项整治工作的深入推进,结合国家近三年来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的统一安排,未来半年内,网贷领域的监管力度将迎来进一步升级,整治工作的全方位提速势不可挡。在此背景下,网贷机构如何实现良性退出,已然成为眼下重要议题。

一、 网贷机构退出分类处置原则

根据今年1月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发布的《关于做好网贷机构分类处置和风险防范工作的意见》(整治办函〔2018〕175号,简称"175号文"),监管部门对网贷机构分类处置和风险防范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机构退出为主要工作方向,除部分严格合规的在营机构外,其余机构能退尽退、应关尽关,加大整治工作的力度和速度。"

根据不同的风险状况,对各类网贷机构的具体分类、处置目标如下:

分类

处置目标

已出险机构

已立案机构

提高追赃挽损水平,稳控投资者情绪

未立案机构

恶意退出类机构:平稳有序处置风险,不发生群体性事件

主动清退类机构:平稳有序处置风险,不发生群体性事件

未出险机构

僵尸类机构

尽快推动机构主体退出

规模较小机构

坚决推动市场出清,引导无风险退出

规模较大机构

高风险机构:稳妥推进市场出清,努力实现良性退出

正常机构:坚决清理违法违规业务,不留风险隐患;积极引导部分机构转型为网络小贷公司、助贷机构或为持牌资产管理机构导流等。

二、 网贷机构良性退出的一般步骤

目前,国家层面尚未出台规范网贷机构良性退出的完整方案,只在《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备案登记管理指引》、《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等部门规章中散见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拟终止业务时关于"备案注销"、"社会公告"以及"资金存管"等方面的原则性规定。因而2017年来各省、市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的地方性《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退出指引》,对指导网贷机构如何良性退出显然具有更大的参考价值。

实际上,自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协会于2017年9月29日首次就网贷平台退出问题发布专门指引文件《深圳市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退出指引》以来,全国范围内,已经有济南、北京、杭州、广州、安徽、上海、大连、广东、江西等多个省市相继发布指引,引导P2P网贷中介业务良性退出。各地的指引因地制宜,各有千秋,但也有很多共同的步骤可供参考,比如:

(1) 成立良性退出工作组;

(2) 向有关部门报备、接受监管部门的监管;

(3) 聘请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介入;

(4) 制定退出方案;

(5) 公告和沟通;

(6) 执行退出方案;

(7) 完成退出

三、 网贷机构退出过程中的风险防控

我们发现,选择良性退出方案也并非绝对"安全"。目前市场上已经完成的良性退出实例大多都具备如下特征:

①资金体量小;

②有自有资金或其他资金托底;

③清退周期短,一般宣布清退即完成等。

与上述特点对应的良性退出实例对于资金体量大的平台显然不适用。实践中这些平台往往选择分期清退的方案,而分期清退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一旦出现债权情况恶化、资金链断裂等情况,则容易引发刑事风险。

根据官方披露数据,截至今年9月末,全国已对786家网贷机构立案侦查,而这些被立案侦查的平台中,不乏已经公布良性退出方案但因各种原因无法继续履行的情况。真正意义上的良性退出,不仅需要评估网贷机构自身业务的各类风险,制定切实、可行、平稳的退出方案,同时也需要法律、会计多方力量的支援和保障。经研究发现,这些已被刑事立案的平台,大多存在如下行为:

相关罪名

常见风险点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与借款人合谋或者明知借款人存在违规情形,仍为其提供吸收公众存款服务;

   自身或者与借款人合谋,通过拆分融资项目期限、实行债权转让等方式,变相吸收资金;

   将借款需求设计成理财产品出售给投资人,或者先归集资金、再寻找借款对象,使投资人资金进入平台的中间账户以期错配,产生资金池;

   未经许可,向社会公众发行销售各类资产管理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定向委托计划""定向融资计划""理财计划""资产管理计划""收益权转让"等。

集资诈骗罪

   大部分吸收的资金未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名义上投入生产经营但又通过各种方式抽逃转移资金的;

   资金使用成本过高,生产经营活动的盈利能力不具有支付全部本息的现实可能性的;

   对资金使用的决策极度不负责任或肆意挥霍造成资金缺口较大的;

   归还本息主要通过借新还旧来实现的;

   其他依照有关司法解释可以认定为非法占有目的的情形

结语

清退浪潮强劲,多数平台面临自愿或被迫退出网络借贷市场,中途下车的窘境;而合法规范操作的网贷平台则有"柳暗花明又一村"、借此机遇转型的可能性。然而,无论是选择退出还是转型,网贷中介机构唯有认清当前监管力度升级的现实,未雨绸缪,了解退出过程中潜在的法律风险,严守合规底线,方能熬过凛冬,又见春风。

最新文章
前沿观察
2022年8月修订后的《反垄断法》在纵向垄断协议下新增“安全港”制度,即“经营者能够证明其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低于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规定的标准,并符合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的,不予禁止。”随后,当年公布的《禁止垄断协议规定(征求意见稿)》 中将该市场份额标准定为15%,但上述份额标准未能在正式出台的规定中予以保留。 经过三年的研究和论证,2025年6月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禁止垄断协议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再次对纵向垄断协议下“安全港”制度的具体适用标准和条件予以细化规定。合规业务-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

2025/06/07

前沿观察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24年6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是新时代完善企业制度的纲领性文件。《意见》共8个部分、19条具体举措,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企业科学管理水平、健全企业激励创新制度、建立健全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体系、优化企业综合监管和服务体系等方面做出全面系统部署,重在以制度创新赋能企业发展,进一步释放微观主体活力,培育更富活力、更具韧性、更有竞争力的现代企业,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也为新时代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提供了重要遵循。证券与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常年法律顾问

2025/06/06

前沿观察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地缘竞争与商业竞争环境中,无论是身处技术快速迭代浪潮中的科技型企业,还是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的传统制造企业,建立并持续投入全球研发中心与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或将成为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引擎。而为其选址,则需放眼全球,聚焦创新生态优越的国家和地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于2024年7月5日刊登《2024年税务(修订)(知识产权收入的税务宽减)条例》(以下简称“专利盒”),对通过研发活动而创造的具资格知识产权,为其源自香港所得的利润收取5% 的特惠税率。专利盒创造的税率落差(一般税率为16.5%)将有助于形成研发密集型产业的“税收洼地”效应。 香港凭借其独特的国际联系、完善的法律体系与临近内地创新高地的地理优势,加上专利盒制度的推出,为内地研发型企业的技术出海布局提供了一个紧密连接中国内地与国际市场的优势选项,或将推动香港呈现出国际科技创新和区域知识产权贸易的集群效应。本文旨在解析选择香港构建全球研发中心/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的优势、提出基本构想、并就企业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及其风险做出提示,供读者参考。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交易

2025/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