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观察,

浅议民法典时代婚姻家事案件中常见女性权益保护问题(之一)

中国 | 中文
所在网站 :    中国   |   中文
澳大利亚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新加坡
美国
全球

又到一年一度属于女性们的节日。也许,在每一位女性心中都会有一个念头,生活中充满美好与期待:家人闲坐、灯火可亲;面朝大海、幽远宁静;可以品茶看书、坐看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落。大多数女性在遇到爱情、步入婚姻殿堂的时候,也是全心付出,以为他会许你一个未来,就算是爱情不在之时也能好聚好散。但往往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在我们多年来处理的婚姻家事案件中,我们时常感受到,虽然大量的条文均提到照顾女方权益、女性与男性享有平等婚姻家庭权利等等,但妇女权益保护在实践中却显得道阻且长。比如,我们时常听到有女性在面临离婚时发问,离婚后男方有没有义务支付赡养费?显然,这是对法律赋予的权利还并不太清楚。在我国的婚姻制度中,其实并没有关于支付离异配偶赡养费的制度。

我们将试图通过数篇系列文章,用我们在实务处理中遇到的常见场景,解释和说明婚姻家事法律中赋予女性特殊保障的制度规定,以期帮助所有女性保护自己。希望不管是在爱情还是婚姻中,女性都能充分认识到婚姻的美好和法律的保障,在享受幸福甜蜜的同时,依然能够保持人间清醒,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民法典时代,婚姻家庭编中有几条对女性朋友的特殊规定,基于实务中对这些规定的理解适用疑问,我们进一步分析探讨如下:

离婚时财产分割照顾女方原则的边界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1]确定了离婚时财产分割照顾女方的原则。这样一个原则的确立,来自于对性别、现实中的家庭地位、家庭事务分工平衡的综合考量。我们在数据库中抽样考查了2020年6月[2]之后的200多份判决书样本,将实务中对此原则的运用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适用前提

我们理解,婚姻制度中的财产制度是基于身份关系的特殊性决定的,并不等同于民法的一般财产法律关系。除特别约定之外,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制度为法定的共同财产制[3]。也正是基于法定共同财产制度,离婚时财产分割事实上还是以平均分割为原则,双方如有协商一致的,则按协议处理。

在已经废止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八条中规定:“夫妻共同财产,原则上均等分割。根据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和财产的来源等情况,具体处理时也可以有所差别。”在《民法典》颁布实施前,法院在判决离婚进行财产分割时,并不当然地优先适用“照顾女方”的原则。

《民法典》颁布之后的司法实践中,这一情形并未得到根本改变。我们检索统计华东片区法院的相关裁判发现[4],在以“离婚纠纷+分割”“离婚后财产纠纷”为关键词检索时[5],可得到离婚时或离婚后涉及财产分割的案件7042件,其中在判决书中出现过“照顾女方”“照顾子女、女方”关键词的有337件;其中判决支持照顾女方的有274件。也就是说,大部分的案件审理中,诉讼参与人及法官并未提到照顾女方的原则。仅少部分案件在当事人没有主张的情况下,法院主动适用“照顾女方”的原则进行财产分割。因此,该原则适用的潜在前提似乎还是需要当事人主动提起。

回到法律规定的本身,该规定并未要求当事人必须主动提出。由此,我们理解该规定在司法实践中似乎被理解为是一种倡导性规定,法院并非必须主动援用。而且,在欠缺司法解释等操作细则规定情况下,法官更多的是根据个案情况,运用自由裁量权视情援引适用。

(二)适用空间及幅度考量

我们进一步审视这些当事人提出主张照顾女方进行分配的案例,对于大部分的案件,法院在综合说理及判决结论中均予以了支持。当我们再仔细考查这些具体结论时,还是可以发现,虽然法院支持了照顾女方的主张,但其“照顾幅度”并不是很大,更非很多女性想要的“男方净身出户”的效果。

那么,我们先要理解什么是女性们理解的“净身出户”、为什么很多时候女性总有让对方净身出户的想法?事实上,“净身出户”并不是一个严格的法律概念,最贴近老百姓想法的法律解释应该是“不分财产”。这里涉及的是《民法典》中的另一条法律规定,即第一千零九十二条的规定,“夫妻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挥霍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伪造夫妻共同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在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该方可以少分或者不分”。应当说明的是,不分财产给对方,其适用的情形是很有限的,也是有前提条件的,而且并不是基于照顾女方的原则而得出的。

第二,照顾女方原则适用下,法院掌握的照顾幅度标准。我们可以看到,在上述主张照顾女方的案件中,其中不支持当事人观点的主要原因有:照顾子女和无过错方(女方为过错方)、按照离婚协议的约定、原则上应均等分配、男方付出较多、其他原因等。由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很多情况下,如果在双方的行为各自可以适用其他条款的情况下,法院就不会适用照顾女方的原则。比如根据第一千零六十五条双方有分别财产约定,或根据一千零八十七条双方协议处理的,以及根据上述第一千零九十二条一方存在少分或不分的情形等。相反,如果没有这些情况,法院在适用照顾女方原则得出判决结论的过程中也会视全案情况综合进行考虑,以便平衡双方利益。比如,法院在判决说理中仅引用该原则,并没有具体的计算方式,表述为“折价款的具体金额按照法律规定及照顾女方和子女权益的原则、房屋的实际价值、贷款情况、双方婚前出资情况等条件酌定”。目前,据我们的不完全统计,大部分案件体现照顾的比例不会超过10%[6],也就是说在平分财产的基础上,女方可能获得的照顾财产的份额至多一成。

  • 权益保护建议:

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女性的生存和发展始终因为性别原因受到社会和家庭潜在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阻碍,这与女性对社会和婚姻家庭的实际付出不对称。[7]我们建议女性朋友,不论在婚姻中是否处于弱势地位,在面临夫妻关系危机时,都应当冷静回应,积极主动地主张应有的权利。当然我们也希望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可以适当地主动释明,提示女性当事人应有的权利。同时,作为职业律师在代理女性客户的离婚纠纷及夫妻共有财产分割纠纷时,可以通过阐明女方辛勤付出和弱势地位等,来尽力说服法官按照照顾女方的方式分割财产,以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感谢实习生涂广骏对本文作出的贡献。

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本系列文章中的检索统计时段如无特别说明均以此为起点。

依据《婚姻法》(2001修正)的条款释义,我国以共同财产制作为法定财产制,法益选择上更侧重于维系平等、和睦的家庭关系。

审理法院限定为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山东。

仅以威科先行数据库里案例为参考,大量的离婚案件因调解结案、涉隐私等原因并未公开。

多分的比例,大部分的体现为房产上多分3%-10%不等;存款等财产金额上多分5%-10%左右。

钱叶卫,《夫妻财产制的立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参考资料

  • [1]

    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 [2]

    本系列文章中的检索统计时段如无特别说明均以此为起点。

  • [3]

    依据《婚姻法》(2001修正)的条款释义,我国以共同财产制作为法定财产制,法益选择上更侧重于维系平等、和睦的家庭关系。

  • [4]

    审理法院限定为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山东。

  • [5]

    仅以威科先行数据库里案例为参考,大量的离婚案件因调解结案、涉隐私等原因并未公开。

  • [6]

    多分的比例,大部分的体现为房产上多分3%-10%不等;存款等财产金额上多分5%-10%左右。

  • [7]

    钱叶卫,《夫妻财产制的立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 展开
最新文章
前沿观察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第一千零六十六条第一款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等给国家造成损失的,由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指定的部门、机构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磋商,要求其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磋商未达成一致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我们建议作出如下修改。合规业务-环境法

2025/06/19

前沿观察
哥伦比亚作为拉丁美洲重要的自然资源国之一,矿业是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贡献了大量的出口收入和就业机会。哥伦比亚已探明并开采的矿产达211种,其中煤炭、黄金、铜、镍、祖母绿等储量尤为突出。根据哥伦比亚国家矿业局数据,其煤炭储量达6800万吨,出口占矿业总出口的65%;黄金储量位居拉美第三,2024年产量达7吨;哥伦比亚是全球最大的祖母绿生产国,年产量近9亿克拉。此外,哥伦比亚镍矿资源丰富,储量达460万吨,在拉美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铜、镍等关键矿产需求增加,哥伦比亚凭借其丰富的矿业资源和开放的投资环境,成为国际矿业资本的重要目的投资地之一。 中哥两国在矿业领域的合作也迎来新契机。2025年5月14日,中国与哥伦比亚签署关于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 ,深化在经贸投资、可持续发展及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合作。 这一合作框架为中国企业参与哥伦比亚矿业开发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也助力哥伦比亚优化矿业产业链,提升矿业资源开发的附加值。哥伦比亚政府于2025年5月启动17个铜矿区块的拍卖,旨在减少对外国铜矿供应的依赖,提供了新的投资机会。 本文将对哥伦比亚的外商投资制度、矿业投资监管制度以及环境制度进行介绍,对投资过程中可能涉及的注意事项进行初步提示,供有意赴哥伦比亚进行投资的企业参考。公司与并购-跨境投资和并购-能源与自然资源,工程、能源和基础设施-能源和资源

2025/06/18

前沿观察
根据美国版权局(U.S. Copyright Office)介绍 ,其正在开展一项关于人工智能(AI)引发的版权问题的研究,这一研究旨在梳理现行法律体系的适配性,识别未决争议焦点,并为国会决策提供依据。该研究以系列报告的形式逐步展开,为我们揭开了AI与版权法交织的复杂法律图景。 2023年8月20日,美国版权局发布调查通知(Notice of Inquiry),随后分别于2023年10月30日和12月6日设定首轮书面评论和回复评论的截止期限。截至2023年12月,美国版权局共收到超1万份评论意见。在此基础上,美国版权局以三部曲形式发布《版权与人工智能报告》(Copyright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port)系列内容(请见下图)。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争议解决-商标和版权,人工智能

2025/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