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观察,

新版"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解读

中国 | 中文
所在网站 :    中国   |   中文
澳大利亚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新加坡
美国
全球

作者:陆慧文(合伙人) 丁戊(律师) 

2015年底,国务院审改办决定将人社部负责的"外国人来华就业许可"和国家外国专家局实施的"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整合为"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新版许可自2017年4月1日起全国统一实施。"两证整合"不仅是简单合并,而是统一外国人来华工作管理服务,对于这一新政的亮点,我们作出如下简要解读,以供参考。 

统一证件名称 

本次新版许可在旧版的基础上,对许可证书进行了整合。原《外国专家来华工作许可证》、《外国人就业许可证》统一整合为《外国人工作许可通知》,采用电子化在线打印;原《外国专家证》和《外国人就业证》统一整合为《外国人工作许可证》。《外国人工作许可证》作为外国人在中国工作的合法证件,一人一号、终生不变。 

取消被授权单位邀请函制度 

2017年3月13日,人社部发布《关于修改<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的决定》,将原职业签证统一改为Z字签证,并将申请Z字签证的条件修改为"获准来中国就业的外国人,应凭许可证书(即《外国人工作许可通知》)及本国有效护照或能代替护照的证件到中国驻外使、领馆处申请Z字签证",取消了被授权单位邀请函的申请,进一步简化了外国人来华工作的办理程序。 

简化申请材料 

"两证整合"简化了申请材料,新版许可的申请材料中减少了旧版许可要求的单位申请函、中英文个人简历、就业许可等材料,材料数量大大压缩。同时,"两证整合"亦归并了申请材料,大部分申请材料将在办理《外国人工作许可通知》时提交,在申请《外国人工作许可证》时仅需提交少量补充材料(申请表及Z字签证)。 

外国人就业分类及积分管理 

新政将来华就业的外国人分为三类:外国高端人才(A类)、外国专业人才(B类)及外国普通人员(C类),贯彻"鼓励高端、控制一般、限制低端"的原则,综合运用分类管理及计点积分制度,将"标准符合法"和"计点积分法"相结合,对外国人来华就业条件的认定标准更加科学、实用,可操作性较强。 

外国高端人才"绿色通道" 

对于符合条件的外国高端人才来华就业,新政特别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对于该等申请人在申请条件上不设年龄和工作经历限制,且对部分申请材料(无犯罪记录证明、学位证明等)采取"承诺制",申请人在入境前无需提供任何纸质材料核验,办理时限亦缩短为5个工作日。

最新文章
前沿观察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第一千零六十六条第一款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等给国家造成损失的,由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指定的部门、机构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磋商,要求其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磋商未达成一致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我们建议作出如下修改。合规业务-环境法

2025/06/19

前沿观察
哥伦比亚作为拉丁美洲重要的自然资源国之一,矿业是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贡献了大量的出口收入和就业机会。哥伦比亚已探明并开采的矿产达211种,其中煤炭、黄金、铜、镍、祖母绿等储量尤为突出。根据哥伦比亚国家矿业局数据,其煤炭储量达6800万吨,出口占矿业总出口的65%;黄金储量位居拉美第三,2024年产量达7吨;哥伦比亚是全球最大的祖母绿生产国,年产量近9亿克拉。此外,哥伦比亚镍矿资源丰富,储量达460万吨,在拉美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铜、镍等关键矿产需求增加,哥伦比亚凭借其丰富的矿业资源和开放的投资环境,成为国际矿业资本的重要目的投资地之一。 中哥两国在矿业领域的合作也迎来新契机。2025年5月14日,中国与哥伦比亚签署关于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 ,深化在经贸投资、可持续发展及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合作。 这一合作框架为中国企业参与哥伦比亚矿业开发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也助力哥伦比亚优化矿业产业链,提升矿业资源开发的附加值。哥伦比亚政府于2025年5月启动17个铜矿区块的拍卖,旨在减少对外国铜矿供应的依赖,提供了新的投资机会。 本文将对哥伦比亚的外商投资制度、矿业投资监管制度以及环境制度进行介绍,对投资过程中可能涉及的注意事项进行初步提示,供有意赴哥伦比亚进行投资的企业参考。公司与并购-跨境投资和并购-能源与自然资源,工程、能源和基础设施-能源和资源

2025/06/18

前沿观察
根据美国版权局(U.S. Copyright Office)介绍 ,其正在开展一项关于人工智能(AI)引发的版权问题的研究,这一研究旨在梳理现行法律体系的适配性,识别未决争议焦点,并为国会决策提供依据。该研究以系列报告的形式逐步展开,为我们揭开了AI与版权法交织的复杂法律图景。 2023年8月20日,美国版权局发布调查通知(Notice of Inquiry),随后分别于2023年10月30日和12月6日设定首轮书面评论和回复评论的截止期限。截至2023年12月,美国版权局共收到超1万份评论意见。在此基础上,美国版权局以三部曲形式发布《版权与人工智能报告》(Copyright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port)系列内容(请见下图)。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争议解决-商标和版权,人工智能

2025/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