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Patric McGonigal
东京国际争议解决中心
日本政府近期宣布计划在东京建立一个新的专门的争议解决中心。此前,包括韩国和马来西亚在内的国家也纷纷建立和推动了国际仲裁中心。此举也反应出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正在寻求仲裁解决跨境争议。
日本政府新闻稿指出,日本的外务省、法务省和经济产业省将对新仲裁中心拥有联合管辖权,并将为其提供制度上的支持和工作人员的培训。日本政府期望这些机构共同努力,确保该中心在即将到来的2020年奥运会期间,同样有能力处理包括兴奋剂案件在内的与体育仲裁相关的事宜。
日本政府的另一个工作重心是推动日本现有的多家争议解决机构,如日本商业仲裁中心(JCAA),共同打造比目前更加国际化的环境。日本政府希望新的中心能够配备掌握不同语言的工作人员和一个国际理事会,为解决国际争议提供服务,并适应不同的仲裁机构和规则,包括裁定和调解等替代性争议解决方式。
日本的美国商会(ACCJ)和欧洲企业理事会(EBC)于2018年1月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表达了对将东京发展成为国际仲裁中心的"大力支持",这体现了日本国际商界对这一计划的支持。此外,他们强调必须确保日本仲裁和调解的公开性和国际化得到阐明,以便在日本注册的外国律师和其他法律人员可以作为代理人或中立第三方,参与到在日本进行的此类争议解决程序中。
这一发展正值一个有趣的时刻,因为根据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下文简称"SIAC")于2018年3月发布的2017年度案例统计数据,涉及日本当事人的新案件的数量和这些案件的标的都显著提高。在过去的几年里,新加坡逐渐成为日本企业的首选仲裁地。在所有由 SIAC 处理的新案件(大约总价值40 亿美元)中,涉及日本当事人的新案件已经占据了高达10 亿美元的份额。此外,在涉及日本当事人的27个新案件中,有一半是日本当事人作为仲裁申请人的,而非被申请人。这意味着以不倾向于选用诉讼而闻名的日本当事人解决争端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简而言之,人们期望新的仲裁中心能够引导日本建立一个更加开放和国际化的争议解决机制,使日本企业和他们的外国相对方在适当的案件中愿意优先选择日本作为仲裁地。
京都国际调解中心(KIMC)
最近,日本官方还宣布,日本同志社大学和日本仲裁(员)协会打算与新加坡国际调解中心 (下文简称"SIMC")合作,在京都开设一个国际调解中心。新的调解中心计划将总部设在同志社大学。
认识到调解在欧美国家已经成为一种成功解决跨境争议的方式,日本政府希望新的调解中心有助于提高日本企业对这种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了解。虽然以法院为主导的调解在日本的国内案件中被广泛地使用,但调解作为一种独立的争议解决方式仍然很少被采用--尽管日本文化对人际或企业间关系的看重无疑有利于调解的开展,日本人受此文化影响往往也不愿意将争议诉诸诉讼。
不难想象,一个与新加坡SIAC和SIMC 之间"仲裁-调解-仲裁议定书"相类似的机制可能在日本设立。这意味着,拟提交仲裁的争议是可以通过调解解决的,而且,如果调解成功,可依据调解产生的和解协议作出原仲裁中的裁决书。通过这样做,该和解协议可以像仲裁裁决一样依据纽约公约得以执行,从而解决调解所存在的缺陷之一,即执行调解而达成的和解协议的相关问题。
该调解中心预计会在2018年5月被日本政府批准,并于2018年9月正式办公。经过日本国内选拔的一组资深国际争议解决从业人员已经收到SIMC的邀请,于2018年5月参加第一次培训,旨在为秋季运行的新调解中心及时设立仲裁员名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