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观察,

中国内地与香港跨境公司清盘互助的又一突破

中国 | 中文
所在网站 :    中国   |   中文
澳大利亚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新加坡
美国
全球

引言

香港法院最近在Re Ando Credit Ltd [2020] HKCFI 2775一案中,首次批准一家香港公司任命临时清盘人[1],并明确旨在允许该临时清盘人向中国内地法院寻求内地法律的承认和执行。

此案代表着跨境公司清盘[2]司法合作的一项重大突破,并反映中国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在清盘案件互助的良好意愿。我们理解内地与香港已经开展研究讨论承认及协助公司清盘事宜的双边机制,并期待尽快取得共识并推出相关安排。

背景

香港的公司清盘制度受香港法例第32章《公司(清盘及杂项条文)条例》规管,一般分为自动清盘及强制清盘两种模式。本文主要集中讨论强制清盘的情况,即当公司无法偿还其债务,由债权人向法院提出呈请,并由法院命令强制清盘及任命清盘人。清盘人的其中一个主要职责为调查被清盘公司的资产状况,回收及变卖有关资产并以同等比例原则(pari passu principle)向债权人偿付债务。

香港法院根据香港法律颁布的清盘令,适用范围原则上覆盖全球。换句话说,被清盘公司的所有资产,不论位于何处,均受香港清盘法律的规管。然而实际操作上,香港的清盘令在其他司法管辖区也需要申请司法互认。

虽然中国内地《企业破产法》第5条[3]允许内地法院在不违反内地法律的基本原则及相关前提下,承认和执行外国法院裁决,但我们理解该条文不适用于香港法院颁布的清盘令。中国最高人民法院于2011年的复函[4]中明确指出,内地法院没有法律依据认可香港法院的清盘令,而且内地与香港签署的《相互认可民商事案件判决的安排》[5]亦不适用于香港法院的清盘令。

由于目前内地法律缺乏承认香港清盘程序的正式机制,导致香港法院任命的清盘人在调查及收回内地资产时往往陷入困境。为了解决因缺乏互认机制而引发的实际问题,香港法院在不同的判例中也曾经表示有迫切需要制定法定的跨境清盘机制[6]。近期的判例[7]也正反映了香港法院积极推进跨境清盘合作的态度,以便有秩序及有效率地进行跨境清盘。

Re Ando的判决

在Re Ando Credit Ltd一案中,申请人向法院提出就香港公司Ando Credit Limited(安道信贷有限公司)("安道公司")委任临时清盘人的单方面申请。申请人向法院明确临时清盘人的委任旨在寻求中国内地的司法承认,以便香港清盘人能够收回内地债务人拖欠安道公司的巨额应收账款。

在考虑该申请时,法官认为根据中国内地的《企业破产法》,内地法院有权承认香港法院委任的清盘人,并引述《内地与香港跨境破产的实践探索》的文章作为支持理据。该文章指出香港法院认可及协助内地清盘程序的态度日趋开放,而内地法院以后可能根据互惠原则为香港法院提供协助。香港法院亦指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与中国内地最高人民法院可能会达成协议,为在不久将来相互承认清盘人提供明确法定基础。

法官最终批准了申请人的申请,并特意明确允许临时清盘人向深圳破产法庭申请承认,但临时清盘人在各个阶段提出的申请需经香港法院批准。

Re Ando 的启示

Re Ando一案的裁决代表了香港法院在促进跨境清盘司法合作方面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鉴于该案的性质史无前例,深圳破产法庭是否及如何在内地承认香港临时清盘人,以及香港法院在不同阶段的审查程度,仍有待观察。无论如何,在目前香港公司与内地债务人的跨境金融安排日益增多的情况之下,该案的判决将受到债权人及清盘人的欢迎。

顺应此趋势,香港立法会「司法及法律事务委员会」于2020年6月发表政策文件,提出了香港与内地就承认及协助公司清盘事宜的可行框架。我们期待框架的正式推出,有助简化香港与内地就清盘令及清盘人的司法互认程序,并从而能更有效地保障债务人公司的资产及债权人的利益。

本文中任何提及"香港"、"香港特别行政区",将被诠释为提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1]在内地被称为"破产管理人"或"破产清算组"。

[2]在内地被称为"企业破产"。

[3]《企业破产法》第5条: "对外国法院作出的发生法律效力的破产案件的判决、裁定,涉及债务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财产,申请或者请求人民法院承认和执行的,人民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按照互惠原则进行审查,认为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基本原则,不损害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不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的,裁定承认和执行。"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北泰汽车工业控股有限公司申请认可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命令案的请示的复函》[2011]民四他字第19号。

[5]全称为《内地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相互认可和执行当事人协议管辖的民商事案件判决的安排》。

[6]Re Cw Advanced Technologies Ltd [2018] 3 HKLRD 552 第35段,"从香港政策制定者的角度来看,此案再次强调有迫切需要制定一个跨境清盘的法定制度"(中译) 及Re Da Yu Financial Holdings Limited (in liquidation) [2019] HKCFI 2531第46至53段。

[7]从2020初开始,香港高等法院已经陆续承认内地的清盘人,有关案例包括华信案 (Re CEFC Shanghai International Group Ltd [2020] 1 HKLRD 67) 及年富案 (Re The Liquidator of Shenzhen Everich Supply Chain Co, Ltd [2020] HKCFI 965)。

最新文章
前沿观察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第一千零六十六条第一款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等给国家造成损失的,由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指定的部门、机构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磋商,要求其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磋商未达成一致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我们建议作出如下修改。合规业务-环境法

2025/06/19

前沿观察
哥伦比亚作为拉丁美洲重要的自然资源国之一,矿业是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贡献了大量的出口收入和就业机会。哥伦比亚已探明并开采的矿产达211种,其中煤炭、黄金、铜、镍、祖母绿等储量尤为突出。根据哥伦比亚国家矿业局数据,其煤炭储量达6800万吨,出口占矿业总出口的65%;黄金储量位居拉美第三,2024年产量达7吨;哥伦比亚是全球最大的祖母绿生产国,年产量近9亿克拉。此外,哥伦比亚镍矿资源丰富,储量达460万吨,在拉美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铜、镍等关键矿产需求增加,哥伦比亚凭借其丰富的矿业资源和开放的投资环境,成为国际矿业资本的重要目的投资地之一。 中哥两国在矿业领域的合作也迎来新契机。2025年5月14日,中国与哥伦比亚签署关于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 ,深化在经贸投资、可持续发展及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合作。 这一合作框架为中国企业参与哥伦比亚矿业开发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也助力哥伦比亚优化矿业产业链,提升矿业资源开发的附加值。哥伦比亚政府于2025年5月启动17个铜矿区块的拍卖,旨在减少对外国铜矿供应的依赖,提供了新的投资机会。 本文将对哥伦比亚的外商投资制度、矿业投资监管制度以及环境制度进行介绍,对投资过程中可能涉及的注意事项进行初步提示,供有意赴哥伦比亚进行投资的企业参考。公司与并购-跨境投资和并购-能源与自然资源,工程、能源和基础设施-能源和资源

2025/06/18

前沿观察
根据美国版权局(U.S. Copyright Office)介绍 ,其正在开展一项关于人工智能(AI)引发的版权问题的研究,这一研究旨在梳理现行法律体系的适配性,识别未决争议焦点,并为国会决策提供依据。该研究以系列报告的形式逐步展开,为我们揭开了AI与版权法交织的复杂法律图景。 2023年8月20日,美国版权局发布调查通知(Notice of Inquiry),随后分别于2023年10月30日和12月6日设定首轮书面评论和回复评论的截止期限。截至2023年12月,美国版权局共收到超1万份评论意见。在此基础上,美国版权局以三部曲形式发布《版权与人工智能报告》(Copyright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port)系列内容(请见下图)。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争议解决-商标和版权,人工智能

2025/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