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观察,

多边开发银行合规制裁丨金杜担任亚行认可的合规监管人,独立考察企业合规管理有效性

中国 | 中文
所在网站 :    中国   |   中文
澳大利亚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新加坡
美国
全球

标签:争议解决与诉讼-合规调查及公司治理金融机构-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

2024年8月,亚洲开发银行(下称“亚行”)经审核后,认可金杜担任某被制裁企业的合规监管人(Compliance Monitor)。被制裁的是一家水利工程行业的国有企业,该企业在2018年投标时提交了不真实的业绩证明,亚行认为其构成欺诈,因此对该企业及其下属单位做出取消投标资格4年的制裁决定,如果企业完成合规整改等义务则最早可以在制裁决定生效3年后申请解禁。在制裁期限内,企业需聘请合规监管人,对其合规整改的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并向亚行汇报。

一、什么是合规监管人?

多边开发银行的合规监管人(Compliance Monitor)是指银行对企业采取制裁措施后,被任命来监督和评估企业合规管理体系是否符合多边开发银行规定的独立第三方。合规监管人的角色和职责主要包括考察企业的合规管理体系、向多边开发银行报告考察情况等。实践中,合规监管人的角色对于确保企业在受到多边开发银行制裁后能够按照要求进行合规整改至关重要,有助于企业重新建立在多边开发银行面前的形象,并最终解除制裁。

二、担任合规监管人的条件是什么?

  • 担任合规监管人需要具备专业性。

多边开发银行会深入考察合规监管人是否熟悉多边开发银行的廉洁合规政策及规则,是否具备多边开发银行解禁案件的经验,是否有能力为企业提供科学的监督和指导。本案中,亚行详细审核了金杜的各项文件,不仅要求金杜提供之前担任合规监管人的历史经验,还向被制裁企业询问筛选过程及最终选择金杜的理由。此外,亚行还要求金杜提交工作范围说明,以判断是否全面涵盖多边开发银行的要点,并逐项审查金杜的工作计划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亚行验收的流程惯例。由于合规监管人由自然人担任,亚行不仅要求律所提供业绩资质,还要求项目牵头合伙人提供个人简历及过往业绩,以判断其是否具备相应经验。

  • 担任合规监管人需要具有独立性。

“独立性”指的是该监管人或其所在的律所与受制裁企业以及被连带制裁的关联企业都不存在聘用或利益冲突关系。实践操作中,多边开发银行会要求合规监管人出具声明,证明该律所以及参与项目的所有人员未曾代理过被制裁企业及其关联公司,并确认不存在利益冲突。

例如公司的常法律师、代表公司应对多边开发银行调查或进行和解谈判的律师,都不适合担任合规监督人。此外,由于制裁一般会连带所有子公司,因此为子公司提供法律服务的也不符合独立性的要求,其律师不适合担任合规监管人。

被制裁的企业和担任合规监管人的律师都应高度重视独立性问题。若是违背独立性要求,不仅律所的声誉口碑会受到影响,削弱多边开发银行对合规监管人报告的可信度,还可能直接影响被制裁企业的解禁进程。

三、中国律师是否可以担任多边开发银行的合规监管人?

中国律师可以担任多边开发银行的监管人,也具有天然的优势。中国律师对中国的监管要求、市场环境、企业文化都有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中国企业合规体系建设的难点、重点,作为企业与多边开发银行沟通的桥梁,一方面将多边开发银行的要求更准确地传达给中国企业,一方面将中国企业的合规实践更有效地传达给多边开发银行。

四、合规监管人的选聘流程是什么?

选择合规监管人时,由受制裁的企业先进行初步筛选,再报多边开发银行审批。实践中,多边开发银行通常要求企业至少考察三位合规监管人候选人并择优选取一位,某些情况下还可能要求企业考察五位乃至七位候选人。多边开发银行往往要求全部候选人提交其相关业绩材料,由多边开发银行复核其资质能力。如果多边开发银行不认可企业选取的候选人,则企业不能聘用该候选人担任合规监管人。

结语

金杜在代表中国企业应对多边开发银行合规调查与制裁方面有丰富的实务经验。近年来,我们已经先后处理过将近30起多边开发银行案件,在多个项目中与各大多边开发银行保持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对他们的工作流程和标准有深刻理解。我们既担任过独立调查人(Independent Investigator),也担任过独立合规监督人(Compliance Monitor),受到世行、亚行等多边开发银行的高度认可。

实务中,我们多次看到企业因不熟悉解禁流程、未准确解读解禁条件、不了解合规监督人的功能定位等因素,最终无法按期解除制裁,为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和声誉影响。希望中国企业对多边开发银行的制裁解禁事宜加以重视,避免长期滞留在制裁名单上。

扫码订阅“金杜律师事务所”,了解更多业务资讯

最新文章
前沿观察
2022年8月修订后的《反垄断法》在纵向垄断协议下新增“安全港”制度,即“经营者能够证明其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低于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规定的标准,并符合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的,不予禁止。”随后,当年公布的《禁止垄断协议规定(征求意见稿)》 中将该市场份额标准定为15%,但上述份额标准未能在正式出台的规定中予以保留。 经过三年的研究和论证,2025年6月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禁止垄断协议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再次对纵向垄断协议下“安全港”制度的具体适用标准和条件予以细化规定。合规业务-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

2025/06/07

前沿观察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24年6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是新时代完善企业制度的纲领性文件。《意见》共8个部分、19条具体举措,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企业科学管理水平、健全企业激励创新制度、建立健全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体系、优化企业综合监管和服务体系等方面做出全面系统部署,重在以制度创新赋能企业发展,进一步释放微观主体活力,培育更富活力、更具韧性、更有竞争力的现代企业,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也为新时代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提供了重要遵循。证券与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常年法律顾问

2025/06/06

前沿观察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地缘竞争与商业竞争环境中,无论是身处技术快速迭代浪潮中的科技型企业,还是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的传统制造企业,建立并持续投入全球研发中心与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或将成为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引擎。而为其选址,则需放眼全球,聚焦创新生态优越的国家和地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于2024年7月5日刊登《2024年税务(修订)(知识产权收入的税务宽减)条例》(以下简称“专利盒”),对通过研发活动而创造的具资格知识产权,为其源自香港所得的利润收取5% 的特惠税率。专利盒创造的税率落差(一般税率为16.5%)将有助于形成研发密集型产业的“税收洼地”效应。 香港凭借其独特的国际联系、完善的法律体系与临近内地创新高地的地理优势,加上专利盒制度的推出,为内地研发型企业的技术出海布局提供了一个紧密连接中国内地与国际市场的优势选项,或将推动香港呈现出国际科技创新和区域知识产权贸易的集群效应。本文旨在解析选择香港构建全球研发中心/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的优势、提出基本构想、并就企业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及其风险做出提示,供读者参考。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交易

2025/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