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观察,

浙江省劳动争议最新审判口径

中国 | 中文
所在网站 :    中国   |   中文
澳大利亚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新加坡
美国
全球

作者:徐晓丹(合伙人)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和浙江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于2016年12月30日下发《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四)》(以下简称《解答(四)》),针对劳动争议审判实践中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解答,以统一案件裁审尺度。解答(四)中特别值得关注的内容如下:

劳动者是否有权以劳动合同缺乏必备条款为由主张二倍工资

解答(四)认为,对于缺乏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劳动条件等部分内容的劳动合同,如果能够确定合同双方当事人主体身份且能够认定该合同系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一般可认定合同成立,劳动者主张二倍工资的,不予支持。对合同欠缺的内容,双方当事人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可适用集体合同及国家有关规定。

由上可见,劳动合同成立并有效的依据是劳动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且没有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若干条款的欠缺并不影响劳动合同的生效。如果这一裁审尺度被落实,预计劳动者因劳动合同不完备而主张二倍工资的案件将逐渐减少。

病假从试用期中扣除

解答(四)认为,试用期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相互考察期间,劳动者在此期间请病假的将影响到考察目的的实现,故该病假期间可从试用期中扣除。

试用期条款作为劳动合同的条款之一,其修改变更必须经合同主体协商一致,不能由任何一方随意延长或缩短。上述解答对试用期内的病假如何处理提供了合理的指引。

在奖金发放日前离职的员工是否有权获得年终奖

解答(四)认为,用人单位依法制定规章制度,规定员工在发放年度绩效奖金时已与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将不享有年度绩效奖金的,该规定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应属合法有效,一般可被支持。

实践中,各地区关于年终奖争议的裁判意见并不统一。部分地区的仲裁机构和法院认为,如果员工已工作满整个年度,工作表现亦符合要求,仅仅因为年终奖发放的滞后使得员工丧失年终奖,缺乏合理性。如果允许用人单位规定不在职的员工无权获得年终奖,则可能会鼓励用人单位故意拖延发放上一年度的年终奖(比如拖延到次年的5月或6月发放),这不利于对员工利益的保护。

用人单位在员工离职时解除竞业限制协议

解答(四)认为,在依法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可以提出解除竞业限制协议,且无需向劳动者额外支付三个月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

一般而言,用人单位与员工签订的协议需经双方协商一致后方可变更或解除,除非法律法规另有规定。解答(四)认为用人单位有权在员工离职前单方解除竞业限制协议,且无需支付任何补偿。该观点可能会影响到员工的利益,例如员工已计划履行竞业限制协议,并对经济补偿金有所预期,而用人单位在其离职当日解除竞业限制协议,可能会对员工离职后的生活有所影响。

但是,根据我们的经验,竞业限制协议或条款可以事先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在员工离职时有权选择不要求员工履行竞业限制义务,因而也无需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在决定离职时便明知用人单位有可能行使此项权利,也就不会对经济补偿金有确定的预期。

虚假身份的员工遇到工伤

根据解答(四),劳动者以虚假身份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按劳动者提供的身份信息缴纳了工伤保险且不存在疏忽大意等过错的,劳动者应当为其欺诈行为承担不利后果,用人单位一般无需负担本应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工伤待遇部分。但基于该劳动者已与用人单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承担工伤保险待遇中应当由用人单位承担的部分。

上述意见兼顾了对用人单位和员工合法权益的保护,具有合理性。

特殊疾病员工的医疗期

《劳动部关于贯彻〈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知》(劳部发〔1995〕236号)规定:"对某些患特殊疾病(如癌症、精神病、瘫痪等)的职工,在24个月内尚不能痊愈的,经企业和劳动主管部门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医疗期"。

解答(四)认为,上述规定并不意味着患特殊疾病当然享有24个月的医疗期,仍应根据其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确定医疗期,该医疗期满后尚不能痊愈的,可以申请延长。

实践中关于患特殊疾病的员工是否应当直接享有24个月医疗期的争议很大。部分地区的裁判机构从保护员工的角度出发,认为对患特殊疾病的员工应直接给予24个月的医疗期,例如北京、江苏、湖南。但部分地区持不同观点,如浙江省的上述观点。实务中用人单位需结合个案情况研究和处理。

最新文章
前沿观察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第一千零六十六条第一款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等给国家造成损失的,由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指定的部门、机构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磋商,要求其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磋商未达成一致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我们建议作出如下修改。合规业务-环境法

2025/06/19

前沿观察
哥伦比亚作为拉丁美洲重要的自然资源国之一,矿业是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贡献了大量的出口收入和就业机会。哥伦比亚已探明并开采的矿产达211种,其中煤炭、黄金、铜、镍、祖母绿等储量尤为突出。根据哥伦比亚国家矿业局数据,其煤炭储量达6800万吨,出口占矿业总出口的65%;黄金储量位居拉美第三,2024年产量达7吨;哥伦比亚是全球最大的祖母绿生产国,年产量近9亿克拉。此外,哥伦比亚镍矿资源丰富,储量达460万吨,在拉美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铜、镍等关键矿产需求增加,哥伦比亚凭借其丰富的矿业资源和开放的投资环境,成为国际矿业资本的重要目的投资地之一。 中哥两国在矿业领域的合作也迎来新契机。2025年5月14日,中国与哥伦比亚签署关于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 ,深化在经贸投资、可持续发展及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合作。 这一合作框架为中国企业参与哥伦比亚矿业开发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也助力哥伦比亚优化矿业产业链,提升矿业资源开发的附加值。哥伦比亚政府于2025年5月启动17个铜矿区块的拍卖,旨在减少对外国铜矿供应的依赖,提供了新的投资机会。 本文将对哥伦比亚的外商投资制度、矿业投资监管制度以及环境制度进行介绍,对投资过程中可能涉及的注意事项进行初步提示,供有意赴哥伦比亚进行投资的企业参考。公司与并购-跨境投资和并购-能源与自然资源,工程、能源和基础设施-能源和资源

2025/06/18

前沿观察
根据美国版权局(U.S. Copyright Office)介绍 ,其正在开展一项关于人工智能(AI)引发的版权问题的研究,这一研究旨在梳理现行法律体系的适配性,识别未决争议焦点,并为国会决策提供依据。该研究以系列报告的形式逐步展开,为我们揭开了AI与版权法交织的复杂法律图景。 2023年8月20日,美国版权局发布调查通知(Notice of Inquiry),随后分别于2023年10月30日和12月6日设定首轮书面评论和回复评论的截止期限。截至2023年12月,美国版权局共收到超1万份评论意见。在此基础上,美国版权局以三部曲形式发布《版权与人工智能报告》(Copyright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port)系列内容(请见下图)。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争议解决-商标和版权,人工智能

2025/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