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物,

金杜发布《粤港澳大湾区的法律与实践1》

中国 | 中文
所在网站 :    中国   |   中文
澳大利亚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新加坡
美国
全球

粤港澳大湾区的理念最早于2008年提出并连续两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而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明显,是带动泛珠三角区域内协同发展的核心引擎,为企业提供了巨大商机,同时也对法律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响应配合国家战略的发展,2018年4月,金杜依托深圳、广州、香港、三亚办公室雄厚的律师资源和金杜联盟的全球网络,成立了金杜国际中心,是金杜国际化和发展战略的又一重要步骤。

金杜律师事务所和金杜法律研究院联合出版了《金杜观察:粤港澳大湾区的法律与实践Ⅰ》,就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相关法律政策予以深入解读,并与读者和客户共同探讨大湾区发展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及解决方案。

 
下载出版物
金杜观察:粤港澳大湾区的法律与实践I

下载

32.68MB, 68 页

最新文章
前沿观察
本篇为本系列第三篇文章。争议解决与诉讼-金融纠纷,私募股权与基金

2025/01/09

前沿观察
2025年1月9日,商务部发布公告,认定欧盟依据《外国补贴条例》(“FSR”)及其实施细则对于中国企业调查中采取的相关做法构成《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调查规则》”)第三条项下的贸易投资壁垒(“贸易壁垒”)。 该项调查于2024年7月10日启动,持续近6个月。根据《调查规则》第三十三条规定,商务部后续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与欧盟进行双边磋商、启动WTO争端解决机制和/或采取其他适当措施(例如,反制措施)。公司与并购-反垄断与竞争法,一带一路国际法律业务-跨境商事纠纷解决

2025/01/09

前沿观察
近年来,各国政府对企业供应链责任的监督力度逐渐增强,企业是否以可持续和负责任的方式运营,也已成为投资者与消费者在选择时不可回避的核心考量。在此背景下,企业因供应链中曝光的劳工权益等严重社会责任问题而频遭指控与舆论批评的现象屡见不鲜。 中国企业乘风出海,持续推进全球化步伐,已成为全球跨国公司群体的重要一员。随着各国环境与社会责任立法的日益严格,中国企业同样面临着替其供应商不当行为承担责任的风险。2024年6月,某知名品牌在美国当地法院受到了某声称来自其代工厂、参与了其产品加工的劳动者起诉。该起诉指控该品牌的代工厂存在强迫劳动行为。而一旦指控被确认,该品牌及其母公司将赔偿原告相关的全部损失并面临惩罚性和儆戒性赔偿(punitive and exemplary damages)。相应地,该品牌代工厂也收到了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U.S.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发出的暂不放行令(Withhold Release Order),对企业的业务造成重大影响。这一系列连锁反应,无疑为企业敲响警钟:要更加关注来自供应商侵犯劳工权益等来自供应链端的社会责任风险。争议解决与诉讼-合规调查及公司治理,劳动,汽车、制造业及工业

20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