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观察,

新时代背景下在中国开展航空业务应关注的要点

中国 | 中文
所在网站 :    中国   |   中文
澳大利亚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新加坡
美国
全球

本文为金杜航空金融团队作为独家撰稿人,受邀为《钱伯斯全球指南2024》撰写的中国航空金融领域文章,介绍近年该领域发展新动态。

为优化营商环境,中国近些年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法律法规,不断丰富和完善了原有法律框架和体系。而这其中的诸多新规,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以及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不断出台,对航空业务(尤其是航空交易中的各类担保安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此背景之下,在中国开展航空业务的从业者应注意关注如下一些法律法规变化和市场实务操作要点:

一、强调担保登记的重要性

民法典吸收、融合了原有法律法规有关物权公示的规定,进一步强调了公示对抗效力规则,明确登记是担保权取得对抗第三人效力的主要公示方法。在此原则指导之下,中国也在不断努力建设全国集中统一的登记机构和登记系统,为市场交易的参与者提供便捷的登记公示服务。

针对航空融资与租赁交易中常见的一些交易安排,融资方和租赁公司在中国开展航空业务的过程中应注意完成可能涉及的相关登记,例如:(1)飞机的所有权/抵押权应于中国民用航空局(“民航局”)完成所有权/抵押权登记;(2)备用发动机的抵押权应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中登网”)完成抵押登记;(3)租金等租赁应收款的质押应于中登网完成应收账款质押登记。此外,由于中国也是开普敦公约的缔约国,受限于中国加入开普敦公约时所做的声明,相关交易安排(如跨境的租赁、跨境的抵押等等)也应完成对应的国际利益登记,且IDERA也应在民航局完成备案登记。

二、丰富原有担保的类型

在原有抵押、质押、留置、保证等担保形式的基础之上,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明确肯定了所有权保留、融资租赁、让与担保等名义上并非传统形式的担保,但却也可能涉及担保功能的非典型担保类型。并详细规定了在此类非典型担保安排中,债权人实现担保权利的方式。例如:(1)在所有权保留买卖和融资租赁交易中,买方/承租人未按约履行付款义务的,卖方/出租人可以请求法院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实现担保物权案件”的有关规定,以拍卖、变卖标的物所得价款支付买方/承租人欠付的款项;(2)在让与担保交易中,若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与债权人约定将财产形式上转移至债权人名下,且当事人已经完成财产权利变动的公示的,若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请求法院参照民法典关于担保物权的有关规定就该财产优先受偿。

与民法典肯定非典型担保的精神一脉相承,2021年生效的《国务院关于实施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的决定》(“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规则”)在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及其他常规抵质押登记范围之外,亦明确将所有权保留和融资租赁纳入可登记的担保类型范围,并且也开放式地规定了其他可以登记的动产和权利担保亦能进行登记。

在上述法律法规的支持下,针对所有权保留或融资租赁安排,当事方应于中登网完成登记,以确保其权益得以充分保障。而对于航空融资与租赁交易中常见的租赁权益让与担保(lease assignment),由于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规则并未明确将其规定为可登记的权利类型之一,因此该等安排是否能够进行登记以及是否需要进行登记尚待立法澄清或经司法裁判检验。

三、提高债权人的注意义务要求

虽然立法本意可能并非如此,但是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中的一些为了平衡各方权益以及保护善意第三方利益的规定无形中提高了对债权人的注意义务要求。例如:

1. 相较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目前已失效)规定的“抵押期间,抵押人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不得转让抵押财产”,民法典允许抵押人在抵押期间转让抵押财产,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基于此,抵押权人需注意在飞机抵押合同中明确约定“未经抵押权人同意,抵押人不得转让飞机”,并且基于上文提到的担保登记公示的要求,将该等约定明确体现在民航局签发的飞机抵押权证之上。

2.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目前已失效)的规定相反,民法典规定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时,按照一般保证而非连带责任保证处理;保证期间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时,按六个月而非两年处理。基于这一立法变化,债权人在签订保证担保协议时,需注意明确约定保证类型为连带责任保证担保且将保证期间明确规定为一个较长的期间。

3. 针对上市公司以及上市公司已公开披露的控股子公司对外提供担保,上市公司需要就该担保事项已经由董事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通过的情况进行公告披露。基于此,债权人在接收担保时,需要注意核查担保提供方以及担保提供方的直接和间接控股股东是否为上市公司,若是,则需要要求其提供相关公告,否则可能会影响担保合同的效力。

总体而言,以民法典为代表的新的法律法规的不断出台,为航空产业提供了更为明确、系统的法律框架和指引,这有利于航空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为更好地处理潜在的法律争议提供了依据。而在每一项具体业务中,应如何准确理解和适用这些新的法律法规,还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

扫码订阅“金杜律师事务所”,了解更多业务资讯

最新文章
前沿观察
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重点产业园区——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以下简称“先行区”)作为我国医疗事业的前沿阵地,近年来凭借其独特的政策优势,成为推动医疗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创新试验田”,备受医疗健康企业的青睐。近期,第二届博鳌乐城干细胞大会召开、首批干细胞治疗临床研究项目备案并公布收费标准,膝骨关节炎单次注射疗法、慢性阻塞性肺病干细胞疗法与心力衰竭干细胞输注方案这三项突破性干细胞治疗技术接踵而至,这些利好政策引人注目。本文将立足于医疗健康企业在先行区的发展视角,评析先行区内医疗政策上的创新实践以及红利政策如何赋能医疗健康企业。私募股权与基金,医疗健康与医药-医药与医疗器械

2025/04/16

前沿观察
继《关于做好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工作的通知(试行)》(京金发〔2024〕337号)后,北京市于2025年4月10日出台《关于做好股权信托财产登记工作的通知(试行)》(京金发〔2025〕40号,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股权信托财产登记的总体要求、适用范围、办理流程等内容。家族财富安全与传承-境内家族信托架构规划,家族财富安全与传承整体规划

2025/04/15

前沿观察
近年来宏观经济波动与不确定性的加剧,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在商业、办公地产领域,作为承租方/商户/租户的企业亦深受影响,导致其经营状况的变化和企业发展预期的调整,由此亦直接对业主群体带来冲击。本文旨在立足法律实务,以前述市场波动背景下业主可能遇到的问题为切入点,分析业主的应对策略及可能的破局方式,希望为业主提供一份有价值的指南。公司与并购-房地产业务,房地产-房地产租赁

2025/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