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观察,

中国境内AI投融资法律尽调,这些别忽视

中国 | 中文
所在网站 :    中国   |   中文
澳大利亚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新加坡
美国
全球

标签:公司与并购-公司并购重组人工智能

引言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作为当今科技领域的关键驱动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重塑了人类的生活与生产方式,其兴盛标志着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正悄然来临。

从市场规模来看,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广阔前景。根据Precedence Research的数据,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分别为4541.2亿美元、5381.3亿美元及6382.3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超20%。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预计为7575.8亿美元,并有望在2034年增长至36804.7亿美元,该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达19.1%。

伴随着技术突破和市场扩张,人工智能领域也吸引了大量资本涌入,投融资市场持续活跃。斯坦福大学发布的《The AI Index Report 2024》显示,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投融资规模达252亿美元,较2022年激增9倍;2024年上半年,全球人工智能投融资金额进一步攀升至316亿美元,同比增长84%。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24年)》指出,2024年上半年全球规模排名前十的融资项目中,有六个为大模型企业的融资项目,合计融资金额达135亿美元。

然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风险。为应对人工智能发展和应用过程中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全球多个司法辖区相继出台了相关立法和监管规则。这些法规不仅为人工智能企业设立了更高的合规门槛,也为投资者带来了新的考量维度。对于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人而言,全面了解人工智能领域复杂且动态变化的法律环境,在投资交易尽职调查中评估目标公司及其业务的合规状况,是确保投资安全、控制投资风险的关键环节。

基于上述,本文将在中国[1]现行法律框架下,浅谈中国境内AI领域投融资法律尽职调查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中国境内AI投融资法律尽调核心问题

中国人工智能法律体系的构建采用“小快灵”立法模式。简言之,我国人工智能法律框架以《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作为核心基础,《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作为直接规制框架,并辅之以特定领域的细化规定。

在上述法律框架下,投资人计划投资中国境内人工智能领域的企业和业务时,需针对性地在法律尽职调查中核查适用于其的监管规则的合规情况,精准甄别潜在风险。该等风险评估结果将为交易推进决策、交易结构设计、定价策略制定、交易条件设定等一系列决策提供重要支撑。

在对中国境内人工智能领域企业/业务进行法律尽职调查时,重点核查事项主要包括:

此外,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高度动态变化的法律环境下,投资人应密切关注立法动向、评估监管变化对存量投资项目和未来投资策略的影响。尤其是就存量项目而言,根据新监管要求进行专项合规复查,评估监管变化对资产运营和价值的影响也是项目投后管理的关键一环。

结语

人工智能领域的法律法规复杂,监管趋势多变,这使得投资并购活动中的风险与机遇更加复杂多样。全面的事前尽职调查,能够深入剖析目标企业的现状和问题,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为投资人带来的风险。同时,根据新监管政策和口径对存量项目进行全面的专项合规复查、排查潜在合规风险,是投后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引入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法律服务团队,提供覆盖前期风险评估到投后管理的全流程服务,尽早识别并化解风险,持续跟踪立法动向和监管趋势,可以有效提高投资的效率和安全性。

扫码订阅“金杜律师事务所”,了解更多业务资讯

为本文之目的,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

参考资料

  • [1]

    为本文之目的,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

最新文章
前沿观察
2022年8月修订后的《反垄断法》在纵向垄断协议下新增“安全港”制度,即“经营者能够证明其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低于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规定的标准,并符合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的,不予禁止。”随后,当年公布的《禁止垄断协议规定(征求意见稿)》 中将该市场份额标准定为15%,但上述份额标准未能在正式出台的规定中予以保留。 经过三年的研究和论证,2025年6月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禁止垄断协议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再次对纵向垄断协议下“安全港”制度的具体适用标准和条件予以细化规定。合规业务-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

2025/06/07

前沿观察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24年6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是新时代完善企业制度的纲领性文件。《意见》共8个部分、19条具体举措,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企业科学管理水平、健全企业激励创新制度、建立健全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体系、优化企业综合监管和服务体系等方面做出全面系统部署,重在以制度创新赋能企业发展,进一步释放微观主体活力,培育更富活力、更具韧性、更有竞争力的现代企业,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也为新时代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提供了重要遵循。证券与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常年法律顾问

2025/06/06

前沿观察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地缘竞争与商业竞争环境中,无论是身处技术快速迭代浪潮中的科技型企业,还是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的传统制造企业,建立并持续投入全球研发中心与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或将成为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引擎。而为其选址,则需放眼全球,聚焦创新生态优越的国家和地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于2024年7月5日刊登《2024年税务(修订)(知识产权收入的税务宽减)条例》(以下简称“专利盒”),对通过研发活动而创造的具资格知识产权,为其源自香港所得的利润收取5% 的特惠税率。专利盒创造的税率落差(一般税率为16.5%)将有助于形成研发密集型产业的“税收洼地”效应。 香港凭借其独特的国际联系、完善的法律体系与临近内地创新高地的地理优势,加上专利盒制度的推出,为内地研发型企业的技术出海布局提供了一个紧密连接中国内地与国际市场的优势选项,或将推动香港呈现出国际科技创新和区域知识产权贸易的集群效应。本文旨在解析选择香港构建全球研发中心/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的优势、提出基本构想、并就企业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及其风险做出提示,供读者参考。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交易

2025/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