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观察,

企业如何选择加入国际碳联盟系列(一):SBTi

中国 | 中文
所在网站 :    中国   |   中文
澳大利亚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新加坡
美国
全球

标签:银行与融资工程、能源和基础设施

前言

为科学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对人类居住环境的影响,《巴黎协定》提出需要将全球气温上升限制在不超过工业化前水平1.5°C的范围内,温室气体排放量需要在2030年前减少45%,到2050年实现净零。[1]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越来越多的国家、城市、企业和其他机构正在承诺迈向净零排放,国际社会也相继推出各种应对气候变化的联盟、组织、倡议和指南供企业选择加入,例如大家可能有所耳闻的ACT Initiative、SBTN、CA100+等,本系列文章将逐步对此展开介绍。本文是本系列第一篇,介绍全球首个为企业设立净零排放标准的气候行动联盟——科学碳目标倡议(Science Based Targets initiative,“SBTi”)。

一、什么是SBTi

SBTi旨在利用最新的气候科学研究成果,为企业和金融机构提供科学合理的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和路径标准。SBTi所倡导的科学碳目标一般包括目标的期限,以及是否覆盖范围一、范围二和范围三产生的排放,可以分为近期目标、长期目标和净零目标。[2]例如体育运动品牌安踏将其运营活动(即范围一和二)的减排目标设定为,到2023年将范围一和二的绝对排放量相较于2022年基准减少42.0%[3],该目标已通过SBTi的审核;将范围三的减排目标设定为,到2030年将范围三的绝对排放量相较于2022年基准减少51.6%。

通过SBTi的审核是企业加入SBTi的重要一环。在提交SBTi审核之前,企业需要向SBTi提交减排承诺书,并且需在24个月内设定和提交符合标准的减排目标,SBTi团队将对此目标进行审核。[4]通过审核后,SBTi将在其网站上公开发布企业名称和其减排目标,并且授权企业使用SBTi的标志,向社会公众证明企业已加入SBTi。

二、哪些主体可以选择加入SBTi

SBTi允许来自各个行业和各类规模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加入,特别鼓励高排放行业的企业加入。截至目前,全球总共有9000余家公司加入了SBTi,包括苹果、可口可乐、特斯拉、香奈儿等;其中约500家是中国大陆企业(不含港澳台),它们来自30多个行业,包括电力装备、日用消费品、专业服务、科技设备、汽车及零部件等,并且上市公司或上市公司控股公司占有较大比重。阿里、腾讯、蔚来、晶科能源、药明康德等都已加入SBTi。目前化石燃料公司的承诺和审核申请已暂停,SBTi正在制定化石燃料行业的指导方针。SBTi尚未对城市、地方政府、公共部门机构、教育机构或非营利组织的碳目标进行评估。然而,SBTi鼓励这些利益相关者自行考虑设定科学碳目标。[5]

目前,国际上有十余种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联盟、组织、倡议和指南,在关注领域和推荐指标上差异较大。例如评估低碳转型倡议(ACT Initiative)、科学目标网络(Science Based Targets Network,“SBTN”)、气候行动100+(CA100+)等。SBTi专注于帮助企业设定科学基础目标,而ACT Initiative关注于帮助企业在设定目标后,如何制定执行过程中所需的策略、行动计划和进展,进而提升企业减碳行为的可信度和可行性;SBTN和SBTi在目标设定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SBTi主要专注于企业的气候减排目标,SBTN则在SBTi基础上更广泛地发展,涵盖保护水、土地、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等多个生态系统领域的健康。[6]CA100+主要聚焦于大型企业及其股东,通过投资者的合作推动大型排放企业的气候行动,而SBTi则提供框架和工具帮助各类规模企业设定符合科学标准的减排目标。

SBTi属于国际主流的自愿报告框架之一,其推出的净零标准(Net-Zero Standard)是全球第一个指导企业设定净零目标的框架。相比于其他框架,SBTi专注于制定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而许多ESG标准则涵盖更广泛的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同时,SBTi针对不同行业特点细分为不同的目标设定指导,例如铝业、航空业、森林/土地和农业、电力、金融机构等,[7]而其他ESG框架可能没有针对行业特点的细分。SBTi还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了简化的目标验证路径,支持其参与全球减排努力,相对较少见于其他ESG框架。

三、企业为什么要加入SBTi

1. 供应链企业需设定科学碳目标以满足采购方的要求

供应链排放是企业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源。随着全球范围内各行业的头部公司纷纷广泛开展减碳努力,以应对气候变化并向净零经济转型,这些企业为确保减少其范围三排放(即企业价值链上下游相关的所有其他间接排放,主要来自于供应商和开发产品产生的间接排放),通常会要求供应商也需要采取减碳行动,进而推动供应商加入SBTi。高排放的供应商或者未加入SBTi的供应商可能面临无法被优先选择甚至排除在供应链之外的风险。[8]例如,可口可乐公司的碳排放中,超过90%的排放为范围三排放,主要来自于原材料和产品包装。为了推动供应商的减排行动,该企业与供应商合作,帮助供应商设定科学碳目标,同时还在提供运输服务的供应商招标中将环境影响纳入考量,要求供应商符合其制定的可持续性标准,并在中标之后持续评估供应商表现是否实现了既定的减排目标。[9]

2. 企业主动设定科学碳目标为应对未来监管调整做准备

目前许多国家和地区正在加强对温室气体排放的监管,企业需要提前做出准备,制定符合未来法规发展要求的减排目标。例如,今年8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发布,这是中央层面首次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行系统部署,其中提到推进零排放货运、鼓励净零排放船用燃料研发生产应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绿色供应链,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转型等,表明了国家对绿色转型的重视和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大。企业主动设定科学碳目标,不仅是响应政策号召的表现,更是为适应未来可能更加严格的碳排放监管和市场环境变化做好准备。另外,对于希望拓展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来说,未来必须面对与产品碳足迹核算、披露和认证、欧盟碳关税等相关的要求,这给企业带来潜在的新的挑战。通过加入SBTi,企业可以根据SBTi提供的减排目标设定指南和工具,主动制定减碳计划,以应对未来碳关税及其他规制措施可能带来的影响。

3. 提升企业国际绿色形象,符合交易所披露要求,增强投资人信心

通过加入SBTi,表明企业对可持续发展的坚定承诺,通过设定科学碳目标,在全球市场上树立积极的品牌形象,以获得消费者和合作伙伴的支持。同时,全球范围内的不少重要的证券交易所也逐步加强了对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企业选择加入SBTi可以有效提升其披露的质量,满足了投资者对企业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长期可持续性的信息需求。通过透明的减排目标和定期披露报告,企业可以向投资者展示其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应对态度,从而增强其投资吸引力。

四、企业加入SBTi后,仍需注意被除名的风险

根据SBTi的数据,目前9000余家加入了SBTi的公司中仅有5918家公司设定和提交了符合标准的减排目标,并通过了SBTi团队的审核。其中有501家被标注除名(removed)。这些企业被除名的原因主要是在提交承诺后的24个月内未设定和提交符合标准的减排目标。企业面临的难点主要在于如何为范围三排放设定净零目标。例如,有新能源企业表示“该企业来源于上游供应链的碳排放在总碳排放量中占比较大。如何协同促进全产业链减碳,是新能源制造行业减碳面临的最大难点”。[10]今年3月7日,SBTi发布的自2019年6月至2021年10月开展的“Business Ambition for 1.5°C”活动的最终报告也显示,大约一半的公司认为范围三排放的挑战是设定净零目标的主要障碍。[11]

五、碳信用是否作为碳减排工具被SBTi认可和接受

今年4月9日,SBTi董事会宣布将对其企业净零标准进行更新,提议允许使用一些环境属性证书(EACs),包括碳信用,以减少范围三的排放。[12]SBTi内外对这一主题开展了大量的辩论,核心争议在于碳信用在企业净零计划中的作用,以及它们是加速还是延缓全球去碳化进程。随后,SBTi董事会发布澄清,表示“任何潜在的市场工具使用都将包括规则和门槛,以确保全球排放在短期和长期内都能减少”,[13]并计划在更新标准的起草阶段之前发布一份关于潜在变化的讨论文件。[14]今年7月30日,SBTi发布了四份技术报告,标志着对企业净零标准审核的初步步骤,并提出了对范围三排放更有效处理的考虑。在其中一份有关碳信用有效性的综合报告中,SBTi指出“各种类型的碳信用在实现预期减排效果不佳(ineffective)”。报告提到,尽管碳信用可以帮助增加气候减缓融资,但其使用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妨碍净零转型并可能减少气候融资。尽管这份报告对碳信用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但也承认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包括不同类型碳信用和量化减排结果的多样性,建议需要更多证据以得出更具说服力的结论。

因此,目前SBTi对于碳信用作为碳减排工具的态度上还不明朗。SBTi将在今年第四季度末发布修订后的企业净零标准草案供公众咨询。期待届时SBTi可以给一个更明确的回应。

从前述观察,我们注意到SBTi对于碳信用的态度较为严格,但有观点认为在SBTi碳信用上过于严格的态度可能对市场、企业遵守减排目标也未必是正面影响。目前对大部分加入SBTi企业的最大挑战是范围三目标难以制定,过于遥远的目标导致最后的无所作为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高质量的碳信用作为各种减碳武器中的重要工具,可以为减碳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减碳指标,也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漂绿”的信用风险。如何科学地使用高质量碳信用,可能是现阶段多数企业更加现实的选择。虽然碳信用并不能完全取代直接的减排,但在现阶段允许使用高质量的碳信用对直接减排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充可以鼓励企业能够去设定可行的目标,同时努力寻求长期解决方案,最终实现减排目标。

结语

国际上各类不同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联盟、组织、倡议和指南纷繁复杂,对于企业来说,清晰地理解它们各自的准入门槛、适用主体以及应用情景,才能够选择最契合自身能力和发展阶段的标准。同时,企业还须关注碳信用在全球低碳转型中影响的变化趋势,尤其是在国际碳联盟对碳信用的观点摇摆不定的阶段,甄别和考虑如何适当地运用高质量碳信用作为其实现自身的减排承诺的手段之一。

扫码订阅“金杜律师事务所”,了解更多业务资讯

https://www.un.org/zh/climatechange/net-zero-coalition

https://sciencebasedtargets.org/companies-taking-action#what-is-the-difference-between-near-term-long-term-and-net-zero-targets

https://manager.wisdomir.com/files/394/2024/0410/20240508172321_66687778_sc.pdf

https://sciencebasedtargets.org/step-by-step-process

https://sciencebasedtargets.org/faqs#who-can-join-the-sbti

https://sciencebasedtargets.org/faqs#how-does-the-sbti-relate-to-similar-initiatives

https://sciencebasedtargets.org/standards-and-guidance#sectors

https://sciencebasedtargets.org/blog/new-supplier-engagement-guidance-unlocking-the-power-of-supply-chains-for-decarbonization

https://theclimatechoice.com/en/how-coca-cola-engages-suppliers-for-science-based-targets/

https://wri.org.cn/news/Over-a-Hundred-Companies-Delisted-by-SBTi

https://sciencebasedtargets.org/blog/final-campaign-evaluation-report-published

https://sciencebasedtargets.org/news/statement-from-the-sbti-board-of-trustees-on-use-of-environmental-attribute-certificates-including-but-not-limited-to-voluntary-carbon-markets-for-abatement-purposes-limited-to-scope-3

https://sciencebasedtargets.org/news/update-19-april-2024-to-the-statement-of-the-sbti-board-of-9-april-2024

https://www.esgtoday.com/sbti-appears-to-backtrack-on-use-of-carbon-credits-in-corporate-net-zero-targets/

参考资料

  • [1]

    https://www.un.org/zh/climatechange/net-zero-coalition

  • [2]

    https://sciencebasedtargets.org/companies-taking-action#what-is-the-difference-between-near-term-long-term-and-net-zero-targets

  • [3]

    https://manager.wisdomir.com/files/394/2024/0410/20240508172321_66687778_sc.pdf

  • [4]

    https://sciencebasedtargets.org/step-by-step-process

  • [5]

    https://sciencebasedtargets.org/faqs#who-can-join-the-sbti

  • [6]

    https://sciencebasedtargets.org/faqs#how-does-the-sbti-relate-to-similar-initiatives

  • [7]

    https://sciencebasedtargets.org/standards-and-guidance#sectors

  • [8]

    https://sciencebasedtargets.org/blog/new-supplier-engagement-guidance-unlocking-the-power-of-supply-chains-for-decarbonization

  • [9]

    https://theclimatechoice.com/en/how-coca-cola-engages-suppliers-for-science-based-targets/

  • [10]

    https://wri.org.cn/news/Over-a-Hundred-Companies-Delisted-by-SBTi

  • [11]

    https://sciencebasedtargets.org/blog/final-campaign-evaluation-report-published

  • [12]

    https://sciencebasedtargets.org/news/statement-from-the-sbti-board-of-trustees-on-use-of-environmental-attribute-certificates-including-but-not-limited-to-voluntary-carbon-markets-for-abatement-purposes-limited-to-scope-3

  • [13]

    https://sciencebasedtargets.org/news/update-19-april-2024-to-the-statement-of-the-sbti-board-of-9-april-2024

  • [14]

    https://www.esgtoday.com/sbti-appears-to-backtrack-on-use-of-carbon-credits-in-corporate-net-zero-targets/

  • 展开
最新文章
前沿观察
自2023年7月12日《欧盟第2022/2560关于扭曲内部市场的外国补贴条例》(“《外国补贴条例》”)正式施行以来,外国补贴审查制度成为近年来欧盟在竞争政策领域的重要政策工具。2024年,全球格局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形势下持续演变,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主义之间的张力愈发显著,《外国补贴条例》的发展与实施始终是国际贸易与投资领域的关注焦点,其发展不仅标志着欧盟在监管框架上的重大变革,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全球贸易规则和市场公平竞争的广泛讨论。在这一年中,欧盟委员会(“欧委会”)通过发布工作文件、更新常见问题答复的方式,逐步完善各项详细认定规则,同时运用《外国补贴条例》项下提供的政策工具强化执法,对中国企业在欧盟市场的投资与经营活动保持高度关注。 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在欧盟市场的投资与经营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本文将对2024年欧盟《外国补贴条例》的规则发展与执法情况进行回顾,并根据我们在欧盟《外国补贴条例》领域的实践经验提出展望与建议。

2025/03/19

前沿观察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响应社会议题、提升市场透明度并管理长期风险,欧盟一直将ESG(环境、社会与治理)监管视为实现其战略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自2014年起,欧盟就开始通过立法加强ESG监管。2014年10月22日,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通过了《非财务报告指令》(NFRD),要求大型公共利益实体在年报中披露有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非财务报告。 此后,欧盟分别于2022年12月14日和2024年6月13日通过了《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Directive (EU) 2022/2464,“CSRD”)和《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Directive (EU) 2024/1760,“CS3D”),进一步扩大可持续发展报告义务的适用范围,并新增供应链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要求。 前述法规虽然推动了欧盟的绿色转型目标,但给企业施加了较重的合规负担,引发了经济发展和气候目标之间的冲突。为简化企业在欧盟ESG法规下的ESG合规义务,2025年2月26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一项综合指令(Omnibus I)。 在该项综合指令中,欧委会提出了针对CSRD和CS3D等ESG法规的重大修订意见。该指令还将交由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审议,何时出台仍有不确定性。借此契机,我们对现行CSRD和CS3D下的企业合规要点进行了梳理,并简要总结对本次修订草案的主要内容,供中国出海企业参考。一带一路国际法律业务

2025/03/19

前沿观察
加纳是西部非洲地区的重要国家,长期位列非洲经济体排名前10位,其中采矿业是加纳的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尽管加纳的国内经济近年来面临着供应链限制和财政短缺等经济压力,但采矿业仍然有所增长,据统计,2023年加纳采矿业产业增加值占GDP的12.9%,黄金产量达到420万盎司,较2022年增长了8.3% 。 近年来,加纳也是中企在矿业投资上特别关注的投资地之一。在促进外商投资方面,加纳政府把吸引矿业等关键支柱产业的外国直接投资作为优先事项,支持其工业化计划以振兴加纳经济发展。 2025年1月7日,约翰·马哈马(John Mahama)宣誓就职加纳总统。他在正式上任前已提出要建立强有力的新政,以促进加纳采矿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马哈马已上任两个月,其构想的新政正在逐步落地。 本文将介绍“马哈马新政”中涉及矿业领域改革的重点和加纳矿业投资监管制度,并介绍加纳矿业领域投资的注意事项。公司与并购-跨境投资和并购-能源与自然资源,工程、能源和基础设施-能源和资源

202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