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对香港[1]FSIE机制及其最新修订进行了简要介绍与分析,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着眼于自2024年1月1日生效实施的新加坡FSIE机制最新修订,并对香港、新加坡FSIE机制进行简单对比,仅供各位读者参考与讨论。
一、新加坡FSIE机制最新进展
与香港类似,新加坡也是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重要平台之一。为了增加国际竞争力,新加坡同样设置了FSIE机制,涵盖股息、分支机构利润、服务收入三种类型收入。新加坡税务局规定了较为宽松的离岸收入免税条件,上述收入仅需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即可在新加坡豁免缴纳企业所得税: 当在新加坡收到该笔来自海外的收入时,产生该笔收入的海外国家最高的企业所得税标准税率不低于15%; 该笔收入在海外已被征税,税率可以与标准税率不同; 当局认为免税将对该居民公司有利[2]。
为避免新加坡因FSIE机制过于宽松而被列入欧盟灰名单,2023年中,新加坡财政部提出了针对新加坡所得税法的修订法案(即Income Tax (Amendment) Bill No. /2023),建议在所得税法中新增第10L节,以更新新加坡对境外收入的豁免制度。新加坡国会(Parliament of Singapore)已于2023年10月3日通过了所得税法修订法案,并于2024年1月1日生效。
根据第10L节,相关集团实体在2024年1月1日或之后从新加坡境外出售或处置境外资产而在新加坡所取得的收益将被视为应税收入。其中,“相关集团实体”、“境外资产”、“在新加坡取得”的具体涵义如下表所示:
假设相关集团实体不属于第10L节不适用的前三种情形,则需要根据经济实质要求判断其是否属于excluded entity。第10L节将excluded entity划分为“纯股权持有实体(pure equity-holding entity)”和“非纯股权持有实体”(定义与香港FSIE下的定义基本相同),分别适用不同的经济实质要求。具体如下:
二、香港与新加坡FSIE机制主要内容对比
结合上述香港、新加坡FSIE机制最新进展,我们将香港与新加坡FSIE机制主要内容在下表进行了对比总结,仅供参考:
三、我们的观察与建议
一直以来,由于特有的地理位置、宽松的营商环境以及有利的税收竞争力,香港和新加坡成为中国“走出去”企业对外投资、跨国企业集团对华投资的中间持股平台的首选设立地,在中国经营业务的跨国企业集团内存在香港或新加坡持股平台公司的情况也非常常见。
这些平台公司大多委托秘书公司负责维持公司的基本登记注册、年度申报要求,但并不实际在当地开展业务,其收入类型大多为离岸股息、利息等被动收入。因此,这些平台公司正是FSIE机制规制的主要对象。如果平台公司由于不满足经济实质要求等豁免要求而需要就其取得的离岸收入在香港或新加坡纳税,将增加跨国企业集团的整体税负,减弱平台公司税收筹划的优势,甚至影响集团的整体业务安排。
我们建议,正在准备设立平台公司的跨国企业集团应重点考虑FSIE机制对设立地选择的影响;已经存在香港或新加坡平台公司的跨国企业集团应重视FSIE机制带来的税务影响,及时梳理平台公司存在的业务关系、收入类型,并根据实际情况填充经济实质,以降低FSIE机制的潜在负面影响。对于香港公司而言,可以就相关离岸收入是否符合经济实质要求向香港税务局局长申请事先裁定,以提高免税政策适用的确定性。
如果希望就以上香港和新加坡FSIE最新进展对您的业务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更加详细的讨论,请随时联系我们。
扫码订阅“金杜律师事务所”,了解更多业务资讯
本篇文章中出现的任何“香港”或“香港特区”均应理解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Article 8 and 9 of the Income Tax Act (1947) of Singapore:“(8)Where the conditions specified in subsection (9) are satisfied, there is exempt from tax —a)any dividend derived from any territory outside Singapore;b)any profit derived from any trade or business carried on by a branch in any territory outside Singapore of a company resident in Singapore; andc)any income derived from any professional, consultancy and other services rendered in any territory outside Singapore only if the Comptroller is satisfied that the income is derived, for the purposes of this Act, from outside Singapore.(9)The conditions referred to in subsection (8) are —a)the income is subject to tax of a similar character to income tax (by whatever name called) under the law of the territory from which the income is received;b)at the time the income is received in Singapore by the person resident in Singapore, the highest rate of tax of a similar character to income tax (by whatever name called) levied under the law of the territory from which the income is received on any gains or profits from any trade or business carried on by any company in that territory at that time is not less than 15%; andc)the Comptroller is satisfied that the tax exemption would be beneficial to the person resident in Singap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