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观察,

欧盟可持续立法风暴前夜:中国企业欧盟业务面临新挑战

中国 | 中文
所在网站 :    中国   |   中文
澳大利亚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新加坡
美国
全球

标签:一带一路国际法律业务-跨境商事纠纷解决

《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法规》(EU’s Ecodesign for Sustainable Products Regulation, “ESPR”)是欧盟委员会推动可持续生产和循环经济的重要立法,是欧盟“绿色新政”和“循环经济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授权欧委会针对具体的产品设定详细的环保、能效、信息披露等方面的强制要求。该法规于2024年7月18日生效,取代了2009年颁布的《生态设计指令》(Directive 2009/125/EC),将规则的适用范围扩展到几乎涵盖所有实物产品。[1]

2025年4月16日,欧委会发布《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及能源标签2025-2030年工作计划》(ESPR and Energy Labelling Working Plan 2025-2030,“《2025-2030工作计划》”),首次明确了在未来5年内需要遵守相关要求的第一批重点产品。本文将介绍ESPR的核心内容及本工作计划对中国企业的主要影响。

一、ESPR的核心制度及实施计划

ESPR的立法目标是减少各类产品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影响,通过一系列制度促进环保产品的市场流通、生产、消费和循环使用,减少环境污染。通过要求几乎所有在欧盟市场投放的产品符合欧盟推行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欧盟标准,ESPR将在事实上导致欧盟境外生产的产品的合规和投放成本高于欧盟本地制造的产品,由此构建针对欧盟境外生产产品的绿色贸易壁垒。ESPR的核心制度包括:

  • 授权欧委会通过专项立法(Delegated Act)对产品的耐用性、可修复性、可回收性、碳足迹、资源效率等产品特性设定强制性标准,以制定更严格的生态设计要求。
  • 对实物产品提出生态设计要求,倒逼企业提高产品信息及供应链透明度。

ESPR生态设计要求包含产品性能要求和产品信息要求两方面。产品性能主要包括产品耐用性、可修复性、可回收性、产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受关注物质等产品特性;产品信息要求则通过产品数字化护照(Digital Product Passport,“DPP”)实现。DPP是指记录产品从设计、生产、流通到回收利用全过程的、可以通过数据载体进行电子访问的数据集。DPP制度旨在提高产品供应链的透明度和产品的可追溯性,也便于欧盟监管当局(特别是海关在边境管理环节)验证产品的合规情况,并拒绝放行不合规产品。

  • 要求公共机构优先采购符合ESPR标准的产品。

ESPR第65条要求相关采购实体采购满足ESPR标准、在环境可持续性方面表现亮眼的产品,以此激励可持续性产品的供给和需求,引导资金流向满足可持续生态设计标准的产品和领域,进而拉动相关领域投资。欧委会有权在后续出台执行措施,将与可持续性要求有关的因素和标准纳入公共采购的有关规则。

  • 禁止销毁未售出消费品。

根据ESPR第25条和附件七,自2026年7月19日起,禁止除中小型企业外的任何其他实体销毁未售出的服装和鞋类。中小型企业也不能协助其他实体规避前述禁令。此外,欧委会还有权通过专项立法扩展禁止销毁未售出消费品的范围。

鉴于ESPR是一部框架性立法,后续欧委会将根据ESPR的授权,针对不同产品出台具体的可持续产品设计要求。在具体要求落地后,欧委会将向受影响的企业提供原则上不少于18个月的过渡期。此次出台的《2025-2030年工作计划》是第一部落实ESPR可持续性产品设计要求的具体工作计划,明确了重点产品的立法时间表。

二、第一批专项立法的重点产品范围及立法时间表

ESPR第18.5条明确了作为优先监管对象的产品范围,要求欧委会尽快针对这些优先产品出台具体的可持续产品设计要求。为推动立法进程,《2025-2030年工作计划》明确了两类第一批专项立法的重点产品范围及立法时间表。

  • 第一类产品包含4类最终产品及2类中间产品。此外,《2025-2030年工作计划》还提出要出台2部为存在技术相似性的产品组设定横向要求的法案。

仅有食品、饲料、药品、兽药等少数种类例外。

  • 第二类产品为与能源相关的16种产品。这16种能源产品原本属于《生态设计指令》的规制范围,被列入《2022-2024年生态设计和能源标签工作计划》(Ecodesign and Energy Labelling Working Plan 2022-2024)。目前欧盟将这16种能源产品列入《2025-2030年工作计划》,表明这些产品将在未来五年由ESPR规制。由于这16种产品与能源相关,欧盟能源标签框架法规(Energy Labelling Framework Regulation, “ELFR”)还要求其遵守产品能源标签的有关要求。

此外,针对已经被ESPR明确列举作为优先监管对象,但并未进入第一批专项立法重点产品清单的产品,《2025-2030年工作计划》做出如下解释和安排:

  • 洗涤剂、涂料和润滑油:根据研究和公众咨询结果,这三类产品对环境的影响和改进潜力以及受公众支持程度低于其他最终产品,意味着不会在近期被欧委会作为重点监管对象。
  • 鞋类:鞋类产品的环境影响潜力低于清单中的其他产品。然而,鉴于废弃物框架指令(Directive 2008/98/EC)的相关要求,《2025-2030年工作计划》实施期间将同步开展研究,以评估在ESPR下提高鞋类产品环境可持续性的潜力。本项研究预计将于2027年底完成。
  • 化学品:尽管相比于其他产品,化学品对环境的影响和改进潜力排名很高,并且在公众咨询中得到支持,但是化学品的构成相对复杂且范围较为广泛。鉴此,欧委会决定在2025年底之前启动研究以精确界定化学品的范围,并考虑将其纳入《2025-2030年工作计划》的审查或后续工作计划中。

三、对我国企业的主要影响

欧盟ESPR作为欧盟绿色新政核心举措,通过对产品提出全生命周期的生态设计标准、DPP及边境管控、绿色采购等机制,将对我国出口企业和主要参与欧盟公共采购市场的企业构成系统性合规挑战。在某种意义上,ESPR有关制度不仅是一项单纯的法律合规要求,更像是一张欧盟市场的准入门票。出口欧盟的电子产品、纺织品、能源类产品等高碳排品类可能需要重构产品设计逻辑、进行产品技术改造以符合相应的产品生态设计要求。此外,DPP可能要求的供应链碳排放、有害物质信息等数据披露也将倒逼企业重构供应链,并建立跨境数字化管理系统。ESPR赋予欧盟海关对不合规产品拒绝放行的权力,也将直接增大企业的订单履约成本和风险。尽管ESPR框架下针对具体产品的配套法规仍在逐步完善与构建中,但考虑到对企业供应链的深远影响,建议对欧盟出口及参与欧盟公共采购市场的企业密切关注ESPR后续立法动态,提前评估该法规对企业欧盟业务供应链的有关影响,将ESPR构建的绿色壁垒转化为企业产品技术革新和供应链竞争力提升的有利契机。

扫码订阅“金杜律师事务所”,了解更多业务资讯

参考资料

  • [1]

    仅有食品、饲料、药品、兽药等少数种类例外。

最新文章
前沿观察
2022年8月修订后的《反垄断法》在纵向垄断协议下新增“安全港”制度,即“经营者能够证明其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低于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规定的标准,并符合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的,不予禁止。”随后,当年公布的《禁止垄断协议规定(征求意见稿)》 中将该市场份额标准定为15%,但上述份额标准未能在正式出台的规定中予以保留。 经过三年的研究和论证,2025年6月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禁止垄断协议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再次对纵向垄断协议下“安全港”制度的具体适用标准和条件予以细化规定。合规业务-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

2025/06/07

前沿观察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24年6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是新时代完善企业制度的纲领性文件。《意见》共8个部分、19条具体举措,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企业科学管理水平、健全企业激励创新制度、建立健全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体系、优化企业综合监管和服务体系等方面做出全面系统部署,重在以制度创新赋能企业发展,进一步释放微观主体活力,培育更富活力、更具韧性、更有竞争力的现代企业,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也为新时代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提供了重要遵循。证券与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常年法律顾问

2025/06/06

前沿观察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地缘竞争与商业竞争环境中,无论是身处技术快速迭代浪潮中的科技型企业,还是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的传统制造企业,建立并持续投入全球研发中心与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或将成为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引擎。而为其选址,则需放眼全球,聚焦创新生态优越的国家和地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于2024年7月5日刊登《2024年税务(修订)(知识产权收入的税务宽减)条例》(以下简称“专利盒”),对通过研发活动而创造的具资格知识产权,为其源自香港所得的利润收取5% 的特惠税率。专利盒创造的税率落差(一般税率为16.5%)将有助于形成研发密集型产业的“税收洼地”效应。 香港凭借其独特的国际联系、完善的法律体系与临近内地创新高地的地理优势,加上专利盒制度的推出,为内地研发型企业的技术出海布局提供了一个紧密连接中国内地与国际市场的优势选项,或将推动香港呈现出国际科技创新和区域知识产权贸易的集群效应。本文旨在解析选择香港构建全球研发中心/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的优势、提出基本构想、并就企业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及其风险做出提示,供读者参考。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交易

2025/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