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关注,ESG的治理与合规,不同国际组织、评级机构纷纷发布独立的ESG标准。其中,GRI标准是目前全球使用最广泛的披露框架。
一、ESG及国际标准
ESG治理随着人类对环境保护、社会公正和公司治理透明度等方面的追求而兴起。ESG是Environmental(环境)、Social(社会)和Governance(治理)的缩写,是关注企业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绩效的一种评价标准。其并非一个具有固定含义的法律术语,围绕ESG治理形成的ESG体系包括3个方面:ESG信息披露、ESG评级和ESG投资。
- ESG信息披露:参照一定的标准和指标体系,对企业在ESG方面的实施情况进行披露。国际主流ESG披露标准包括GRI(全球报告倡议组织)标准、SASB(可持续发展会计准则委员会)标准、TCFD(气候变化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指南、IIRC(国际综合报告委员会)标准、CDP(碳排放信息披露项目)标准等;
- ESG评级:由国际主导或国内相关的ESG评价机构对企业ESG实施情况进行打分评级,过程一般包括:ESG数据搜集(主要来源ESG信息披露)、相关责任议题的衡量、关键指标的评分、ESG评级最终结果的确定;国际上影响力较大的评级机构包括明晟、汤森路透、富时罗素、彭博等;国内ESG评级机构也有如润灵环球、商道融绿、社会价值投资联盟、华证指数等;
- ESG投资:投资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既考虑财务因素、又考虑ESG因素,对ESG评级良好的公司予以特别的关注。
目前,国际上对ESG相关监管并无统一标准,其监管难点在于虽有主流的ESG披露标准与评级体系,但是其监管为多头监管,也即有监管的大原则,却没有相对统一的实操指南。通常,ESG评级机构会参考国际认可度较高的ESG标准、指南,并根据自身对ESG议题的理解和研究,制定出一套ESG评级体系。不同评级机构对于指标的选取及所赋权重不同,因此同一家公司在不同机构的评级结果可能存在差异。例如,平安银行在路孚特的2023年Q1评级结果为B-,但在中财绿金院的2022年Q4评级结果为A-[1],虽然如此,但ESG评级体系以披露标准为基础,而披露标准又是合规标准的基础,各个披露标准之间虽然表述和侧重点不同,但总体上还是围绕社会、环境和治理三个方面对企业提出披露要求。因此,本文选取主流的GRI标准来对中国企业如何应对ESG治理进行深入分析。
表格:国际主流ESG相关信息披露体系(作者整理)
二、GRI指标为什么重要?
GRI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框架于2000年首次推出,目前已被90多个国家的跨国组织、政府、中小型企业、非政府组织和行业团体广泛使用。GRI标准由全球可持续发展标准委员会(GSSB)制定,是第一个关于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全球标准。与早期的报告框架相比,GRI标准具有模块化结构,使其更容易更新和适应。
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GRI)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独立的国际组织,由美国非政府组织对环境负责经济体联盟(Coalition for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Economies,简称CERES)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简称UNEP)共同发起。
GRI发展历史(图片来源GRI官网)[2]
2021年10月,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发布GRI Standards 2021[3],并明确该版本标准将于2023年1月1日正式生效。该版本为 GRI Standards自 2016 以来所经历的最大修订,其简体中文版也已于2022年9月正式发布。GRI Standards 2021对于披露信息的质量与呈现方式的要求更为严格,确立包括准确性、平衡性、清晰性、可比性、完整性、可持续发展性、时效性、可验证性在内的8项基本原则。
GRI标准分为通用标准、行业标准和议题标准三个系列,以帮助各机构自身了解以及投资者评估机构对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外在影响,具体如下图所示:
构成GRI标准的三部分(图片来源:GRI官网)[4]
- GRI通用标准:通用标准的修改是2021版GRI标准修订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想要符合GRI标准编制报告的企业必须遵守通用标准GRI 1中的所有九项要求。如果企业未能遵守所有九项要求,则不能声称是符合GRI标准编制的报告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声称是参照GRI标准编制的报告信息,但前提是遵守“参照GRI标准报告”中的要求。
- GRI行业标准:为企业提供信息以确定所在行业可能的实质性议题。企业应采用适于所在行业的GRI行业标准确定实质性议题,并确定相关信息披露项。目前已发布的GRI行业标准包括:GRI 11:石油和天然气行业、GRI 12:煤炭行业、GRI 13:农业、水产养殖业和渔业行业。
- GRI议题标准:议题标准包含一系列披露项,用于报告与特定议题有关影响的信息。GRI议题标准涵盖了广泛议题,企业应使用通用标准的GRI 3确定实质性议题清单,并据此采用相关的GRI议题标准。GRI200、GRI300、GRI400系列分别对应经济、环境和社会指标的信息披露。
从GRI标准可以看出,ESG涉及内容范围非常广。收集数据过程中,企业可能会遇到指标繁多、统计口径不一致、计算逻辑不清晰等问题。特别是对于比较庞大的企业,横跨多个事业部或在国内外设有分/子公司,需要收集的信息可能多达几百项指标,整个过程极为耗时。
GRI在官网上提供了2份英文版本的GRI内容索引格式(如下图所示),分别适用于“符合标准”和“参照标准”进行报告的情形。
GRI内容索引格式(来源:GRI官网下载)[5]
三、中国目前ESG监管现状
ESG在我国发展的起步较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中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社会对清洁能源、绿色经济、绿色金融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急剧上升。[6]
中国目前的ESG信息披露包括证券交易所发布的披露指引,涉及环境、污染物等领域,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也选择在年报或社会责任报告中进行自愿披露,证监会与各地证券交易所也明确了上市公司应尽的披露义务,如中国证监会在《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21年修订)》中明确,属于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的公司或其主要子公司应当披露排污信息及污染治理信息。
中国对企业的ESG报告越来重视,以实现关键绿色经济政策的目标。例如,2022年2月8日,《企业依法披露环境信息办法》将正式生效。我国ESG发展关键文件请见下图总结
表格:ESG在中国发展的简要时间表(作者整理)
我们将在后续文章中进一步根据GRI分析及识别在中国落地ESG重大议题的法律风险。比如,在与中国法律进行对标时,我们将重点关注与ESG相关的法律法规。例如,环境保护、劳动、公司治理等不同领域的法律法规。通过对标与分析,我们将确定企业在中国法律环境下如何合规地关注ESG,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透明度,从而使之符合GRI和世界主流ESG标准的报告要求,提升公司在ESG方面的竞争力。
扫码订阅“金杜律师事务所”,了解更多业务资讯
数据来源:新浪财经ESG评级中心,链接:https://finance.sina.com.cn/esg/grade.shtml。
GRI官网:https://www.globalreporting.org/about-gri/mission-history/
GRI官网:https://www.globalreporting.org/how-to-use-the-gri-standards/gri-standards-english-language/
GRI官网:https://www.globalreporting.org/media/wtaf14tw/a-short-introduction-to-the-gri-standards.pdf
GRI官网:https://www.globalreporting.org/how-to-use-the-gri-standards/resource-center/?g=5c228768-dcc5-42c1-9986-73e6759a57cb&id=14901
新华社:《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2020-09-22,http://www.gov.cn/xinwen/2020-09/22/content_55461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