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随后,国内首批公司正式上市,实现了资本市场的从0到1。截至2021年底,A股上市公司由最早的8家增加到近4700家。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上市公司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资本市场也暴露出不少违法违规问题,其中涉及上市公司刑事犯罪的案件尤其令人惋惜和遗憾,如何预防上市公司犯罪受到了资本市场和法律界的普遍关注。在此背景下,我们于2022年4月推出《上市公司刑事合规与犯罪预防》。
自2018年至2021年,我们连续四年发布年度《上市公司刑事犯罪报告》。本书在此基础上,结合我们的实务工作和实证研究,进一步关注了上市公司从2016年至2021年连续六年的类型化犯罪。这些犯罪几乎存在于上市公司从证券发行到破产重整的全链条过程中,信息披露、市值管理、履职决策等一些常见的经营行为都可能因为处理不当而引发犯罪。不同于民事、行政违法违规,上市公司一旦被认定构成刑事犯罪,几乎是灾难性的影响,轻则伤筋动骨,重则分崩离析。
在此背景下,不少上市公司的经营者和管理者进一步认识到法律的刚性和价值,从公司战略、治理、运营等不同层面提出一些具体措施。其中,将刑事法引入合规管理的刑事合规概念得到了各方主体的重视。
合规管理作为一项企业管控风险、忠诚规范的制度措施,于20世纪上半叶源起于西方国家,改革开放后随着外企进入中国,其后在国内通过一系列制度进一步落地,受到企业监管部门和企业界的高度认可。当前,不同国家根据各国实际情况形成了不同的刑事合规实践,我国由检察机关推动的涉案企业合规考察制度也是有中国特色的一项刑事合规制度创新,尽管其更多是对企业事后合规的一种激励,我们在本书中对这项制度也做了重点分析。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犯罪本身即是其难以承受的成本,有效预防犯罪意义重大。从刑事合规的作用来看,防止踩“刑法红线”,避免承担刑事责任应该是其重要的任务之一,因此,对于包含上市公司在内的企业而言,刑事合规除了可以作为涉罪后轻缓刑事责任的激励机制,更具有事前预防犯罪的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刑事合规应该是预防犯罪的一项重要手段或措施。
本书即以此为题,针对上市公司的刑事合规与犯罪预防具体展开。我们选择研究了上市公司在证券发行、证券交易、融资并购、日常经营、财务管理、高管责任六个方面的常见刑事犯罪问题,识别归纳了100余处刑事合规点,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和刑事合规理论及中国实践,形成了本书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也是我们长期持续关注上市公司犯罪和刑事合规的部分实践认识。当然,实务中的刑事合规体系建设要复杂得多,本书仅仅是作为以刑事合规为手段、预防上市公司犯罪为目的的一类实证经验,供上市公司及各方同道讨论。
特别感谢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各位编辑对本书的辛勤付出!
我们为您奉上本书目录,如您对本书感兴趣或希望进一步了解金杜在上市公司刑事领域的业务,请联系我们:yangyangdongqi@cn.kwm.com。
【目录】
第一章 2016~2021年上市公司刑事犯罪梳理
一、2016~2021年上市公司涉及刑事犯罪整体情况
二、2016~2021年上市公司涉及刑事犯罪主体特征及地域和行业情况
三、2016~2021年上市公司涉及刑事犯罪类别及案件查处情况
四、2016~2021年上市公司及关联主体遭受刑事侵害情况
第二章 证券发行可能涉及的刑事犯罪
一、典型犯罪特征分析
二、重点案例解读
三、合规及预防重点
第三章 融资并购可能涉及的刑事犯罪
一、典型犯罪特征分析
二、重点案例解读
三、合规及预防重点
第四章 证券交易可能涉及的刑事犯罪
一、典型犯罪特征分析
二、重点案例解读
三、合规及预防重点
第五章 日常经营可能涉及的刑事犯罪
一、典型犯罪特征分析
二、重点案例解读
三、合规及预防重点
第六章 财务管理可能涉及的刑事犯罪
一、典型犯罪特征分析
二、重点案例解读
三、合规及预防重点
第七章 上市公司经营管理者可能涉及的刑事犯罪
一、典型犯罪特征分析
二、重点案例解读
三、合规及预防重点
第八章 企业刑事合规一般理论
一、企业合规理论历史沿革
二、企业合规理论比较研究
第九章 企业刑事合规理论的本土化
一、中国企业合规理论的本土化发展
二、“刑事合规”概念的辨析与厘清
三、上市公司刑事合规建议
第十章 上市公司刑事合规的最新动向
一、“合规不起诉”制度的试点与展开
二、代表性试点工作
三、企业涉嫌犯罪,何以合规不起诉
四、现阶段“合规不起诉”制度的困境与对策
五、“合规不起诉”制度对上市公司的潜在影响和价值
【金杜刑事团队介绍】
金杜是国内极少数建立律师团队专门从事上市公司犯罪治理及刑事辩护法律服务的中国律师事务所之一。金杜独特的文化和管理方式使得整个证券业务团队及刑事业务团队能够更好地协同合作,高效支持,通过遍布国内外的办公网络,整合全事务所的资源,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刑事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