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观察,

中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银团贷款业务管理办法》: 境外贷款人注意事项

中国 | 中文
所在网站 :    中国   |   中文
澳大利亚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新加坡
美国
全球

标签:银行与融资-银团贷款

一、制定背景

《银团贷款办法》取代2011年由当时的银行业监管机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修订并发布的《银团贷款业务指引》(银监发【2011】85号)(《银团贷款指引》)。《银团贷款办法》在《银团贷款指引》的基础上作出修订形成,旨在优化完善银团贷款业务管理和监管,推动银团贷款业务规范健康发展。从“指引”提升至更为正式的立法形式的“管理办法”并引入监督管理和行政处罚等内容,可以看到金融监管总局对银团贷款业务的管理加强。

二、被规管的贷款人

《银团贷款办法》第二条对其适用范围作出如下定义:

   “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国依法设立并经营贷款业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

(本文把被《银团贷款办法》规管的机构简称为“被规管贷款人”)。

就被规管贷款人的范围有以下几点值得特别关注:

  •  “贷款业务”:上述适用范围既包括纯境内的贷款业务又包括跨境的贷款业务(如在27号文[2]项下境内银行向境外借款人发放贷款)
  • “在中国依法设立”:金融监管总局所监管的是所有在中国经营的银行,因此此句范围应包括在中国成立的内资银行、外资在中国成立的法人银行、以及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分行等。详见下表:

在本文中,“境内”或“中国”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及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除外);“境外”指除“境内”以外的所有法域。

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外贷款业务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22〕27号)(“27号文”). 27号文的详细内容可见本所文章《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境内银行开展境外贷款业务的通知》:https://www.kwm.com/hk/zh/insights/latest-thinking/notice-on-offshore-lending-business-of-banking-financial-institutions.html

受限于中国法律法规。续请见本文第五部分。

《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通知》【银监发[2010]102 号】

  • 但对于在境内成立的中资银行通过离岸银行发放银团贷款是否属于被规管贷款人,《银团贷款办法》条文并未有明确界定或排除,需要通过实践把握
  • 请注意《银团贷款办法》也适用于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银团贷款业务。但村镇银行原则上不得参与发放银团贷款。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开展银(社)团贷款业务将适用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规定(如另有规定)

三、对境外贷款人的影响

上述第二段提及到境外贷款人(包括外资银行的境外业务及中资银行的境外分行等)并非《银团贷款办法》项下的被规管贷款人。那么《银团贷款办法》的出台将对这些境外贷款人有什么影响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结构图进行理解:

  • 《银团贷款办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牵头行、贷款人、代理行及借款人均在境外的银团。

图一:

  • 如牵头行、贷款人及代理行均在境外而借款人在境内的银团,《银团贷款办法》同样并不适用。

图二:

  • 如银团的组成包含境外贷款行及被规管贷款人,《银团贷款办法》对该银团的适用性将按照被规管贷款人在银团的角色以进一步确立。

o   如被规管贷款人在银团属于参贷行

例如以下情景:

图三:

在此情景,被规管贷款人自身需要遵从《银团贷款办法》有关参贷行的要求,包括其出售贷款份额需要给予其他银团成员(包括境外贷款行)同等条件下的优先购买权[3] (续见本文第4部分“银团贷款转让”)、银团收费(续见本文第4部分“银团收费”)、以及贷款转让登记(续见本文第4部分“银团贷款登记”)等

o   如被规管贷款人在银团属于代理行

例如以下情景:

图四:

在此情景,被规管贷款人需要遵从《银团贷款办法》有关代理行委任的要求(续见本文第4部分“代理行的委任”)以及银团收费(续见本文第4部分“银团收费”)等

o   如被规管贷款人在银团属于牵头行(一般亦同时涉及被规管贷款人作为代理行和参贷行)

例如以下情景:

图五:

在此情景,被规管贷款人作为牵头行需要遵从《银团贷款办法》有关牵头行的要求,包括承贷份额限制(续见本文第4部分“承贷份额限制”)、分组银团(续见本文第4部分“分组银团概念”)、以及银团收费(续见本文第4部分“银团收费”)等(而被规管贷款人作为代理行及参贷行需要符合如上述提及《银团贷款办法》的有关规定)

除此之外,还有更多不同的、牵涉到境内外贷款行的银团结构会涉及被规管贷款人,而该些被规管贷款人将需要符合《银团贷款办法》的有关要求。境外贷款人虽然不直接受《银团贷款办法》规管,但其会因为《银团贷款办法》对银团内存在被规管贷款人而间接被《银团贷款办法》的规定所影响(按被规管贷款人在银团角色而会有所不同)。对境外贷款行而言,该些影响可能是限制性的(例如分组银团的相关要求),也可能是对境外贷款行有利的(例如银团内被规管贷款人作为参贷行转让贷款份额需要给予其他银团参贷行优先购买权)。

四、《银团贷款办法》带来的主要改变

《银团贷款办法》的详细内容分析可见本所文章《快评<银团贷款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4],《<银团贷款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热点问题七问七答》[5],《<银团贷款业务管理办法>重点修订关注》[6]及《而今迈步从头越——<银团贷款业务管理办法>热点问题探讨》[7]。下表主要从境外贷款人及境外市场惯例的角度,承第三部分提及在银团中涉及到被规管贷款人参与而影响境外贷款行的角度阐述《银团贷款办法》与《银团贷款指引》的重要变化及本所观察:

五、未来关注要点

《银团贷款办法》的正式定稿及出台值得银团贷款市场参与者的持续关注。从境外贷款人角度,我们总结以下几个对跨境银团的发展及实务操作有着重要意义的考虑:

如对本文章有任何疑问或意见,欢迎随时与您的金杜联系人联系。

扫码订阅“金杜律师事务所”,了解更多业务资讯

下载出版物
中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银团贷款业务管理办法》- 境外贷款人注意事项

下载

13.33MB, 12 页

参考资料

最新文章
前沿观察
食品安全问题持续牵动着社会的神经,成为消费者、企业和政府共同关注的焦点。从知名品牌的食品安全丑闻,到小作坊的违规操作,每一次曝光都引发了公众的强烈反响。 为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近年来,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食品企业日益面临“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 面对日益严格的监管环境和层出不穷的法律要求,从食品企业到从业者个人亟需深入了解庞杂繁复的法律责任体系,以制定有效的合规策略。在本篇指南中,我们将结合近年来的监管重点,全面梳理食品领域的刑事、行政以及民事法律责任的关键责任图谱,并为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提供相应的法律建议和应对策略。公司与并购-公司合规体系,农业和食品

2025/07/15

前沿观察
当并购交易遭遇欺诈时,实施财务造假等欺诈行为的主体通常是目标公司创始人、实际控制人等能够实际控制公司、深度参与并购、主导交易决策的关键主体。 然而,不少并购交易的转让方中,除了公司创始人、实际控制人等,还可能包括并不深度参与日常经营、并未深度参与并购洽谈的财务投资人,他们往往在共售/随售、拖售等交易安排下与创始股东一并出售股权。一旦收购方发现目标公司创始人、实际控制人等存在欺诈或可能存在欺诈,拟通过刑事、民事等多路径进行救济(例如起诉撤销合同)时,即使再“无辜”的财务投资人也将不可避免地卷入纠纷漩涡。 面对这种情形,作为转让方之一的财务投资人,如果应对不力,极有可能被“连坐式”地认为是共同欺诈人,抑或被认定为知道或应当知道他人实施欺诈行为进而与之一并承担不利后果。财务投资人究竟应该如何证明自己未参与欺诈?能否与实施欺诈行为的其他人进行责任切割?司法实践对此是何态度? 本文将根据并购交易实务中常见的财务投资人转让股权、他人实施欺诈的情形,梳理财务投资人的困境,探讨法律抗辩思路与要点,并结合两起典型的真实案例,剖析司法实践目前的主流态度,以期给广大财务投资人提供有价值的观点。 值得关注的是,前述讨论会涉及《民法典》中“第三人欺诈”这一重要制度,该新制度的实践运用是此类纠纷中的重要法律抓手。争议解决与诉讼-商业纠纷,公司与并购-公司并购重组

2025/07/14

前沿观察
2024年11月8日修订、2025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以下简称“新《矿产资源法》”),明确了以问题为导向的改革指导思想,提出了坚持市场竞争取向、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保障国家所有者权益和维护矿业权人合法权益等基本原则。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同时结合我们的实务经验,我们将从重点条文修订解读,以及对矿业企业的工作建议两个方面,对新《矿产资源法》各章内容进行逐一分析,供矿业企业在理解新《矿产资源法》和适用新法进行日常运营、管理时参考。 对于新《矿产资源法》第三章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我们将从明确开展地质调查工作和汇交地质资料、完善矿产资源压覆管理制度、施行矿业权物权登记与矿产资源勘查开采许可相分离的矿业权制度、完善矿业用地相关制度、明确维护勘查开采活动的秩序、建立资源储量管理制度和完善勘查开采活动的工作要求这七个方面,对第三章的重点条文修订情况进行解读,并结合解读内容提出对矿业企业的工作建议。争议解决与诉讼-建设工程纠纷,工程、能源和基础设施-能源和资源

202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