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观察,

化妆品企业面临新挑战:中国塑料微珠禁令后的生产和销售

中国 | 中文
所在网站 :    中国   |   中文
澳大利亚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新加坡
美国
全球

 

作者:Mark Schaub (肖马克), Effie Liu (刘冠男) and Zheng Wei (郑未).

引言

中国政府一贯积极引导产业政策。根据中国国家发改委最新发布的于2020年1月1日生效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以下简称"《2019年产业目录》"),化妆品行业将受到直接影响。

根据《2019年产业目录》,中国将从2020年12月31日起全面禁止生产含塑料微珠的化妆品,并从2022年12月31日起禁止销售含塑料微珠的化妆品。

这意味着,中国的塑料微珠之战即将打响,首当其冲的是含塑料微珠化妆品的生产,随后战火将蔓延到含塑料微珠化妆品的销售活动。

塑料微珠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2019年产业目录》以及中国其他法律法规中均未对塑料微珠进行明确定义。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定义,塑料微珠通常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微粒。 

塑料微珠广泛应用于个人护理和化妆品产品中,如面部磨砂膏、洗面奶、防晒霜和眼影等。塑料微珠具有多种功能,包括充当成膜剂、去角质剂、乳化剂、提供闪光感效果等,因此塑料微珠在化妆品中非常常见。

禁令的原因

此次的塑料微珠禁令与英国、美国和新西兰的类似禁令的目的是一致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塑料微珠污染问题。 

中国一直以来都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塑料微珠。早在2017年,中国原环境保护部(现生态环境部)就将添加塑料微珠的化妆品和清洁用品列为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中的大多数塑料微珠含有不可降解的聚合物,可能需要数百年才能分解。 

虽然没有明确证据表明塑料微珠对人类健康存在直接的不利影响,但令人担忧的是,由于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中的塑料微珠最终极有可能进入海洋环境,日积月累将对整个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对化妆品企业的影响

国内化妆品生产企业正在进行激烈角逐,以求在日益临近的最终期限(2020年底)之前开发出替代塑料微珠的新成分。相比之下,国际化妆品生产企业的时限略为宽松,因为包含塑料微珠的进口化妆品在未来两年内(直至2022年底)仍然被允许销售。

以新成分替代塑料微珠很可能会导致成本增加。成本的上涨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1) 研发活动; (2) 替代材料自身的成本极可能比塑料微珠的成本更高(塑料微珠的低廉成本正是其在化妆品行业内被广泛使用的一项主要原因)。

除了成本增加以外,化妆品企业还需要解决一个更为棘手的问题,即最好采用中国境内生产或销售的化妆品中已经使用过的成分替代塑料微珠,否则,希望首次使用新成分的企业必须经过复杂的程序以完成化妆品新原料的申报,且在此之前不得在中国市场上销售含有该等新成分的化妆品。如果相关产品无法在中国市场上迅速发售,将很可能给企业的市场份额造成沉重打击。

禁止塑料微珠的国际趋势 

近年来,海洋环境中的塑料微珠可能造成的危害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巨大关注。

英国政府从2018年1月9日起于英格兰境内全面禁止含塑料微珠的冲洗型化妆品和清洁用品的生产,并从2018年6月19日起进一步禁止上述产品的销售。许多其他国家(如美国、瑞士、意大利、加拿大和新西兰)也采取了相应措施,禁止在化妆品中添加塑料微珠。

此外,采取行动的并非只有政府机构。越来越多的化妆品企业也积极承诺,支持将塑料微珠从化妆品中彻底去除。2013年,强生公司成为第一批承诺从化妆品和个人护理产品中去除塑料微珠的公司之一。宝洁、资生堂和雅诗兰黛也在这方面做出了公开承诺。

结语

很少有人会反对针对塑料微珠的禁令。从多个不同维度看,新规都是令人欢迎的——有利于环境保护,回应了来自消费者的顾虑,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要求,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坚定决心。

然而,不论是对国内化妆品企业还是对国外化妆品企业而言,时间都非常紧迫。企业需要快速找到可以替代塑料微珠的其他成分。化妆品企业将面临的压力不仅来自成本的增加,也源于中国对化妆品新原料的严格监管。无法快速采取行动的企业很可能在不久的未来发现自己已经被世界最大的化妆品消费市场淘汰。

最新文章
前沿观察
2022年8月修订后的《反垄断法》在纵向垄断协议下新增“安全港”制度,即“经营者能够证明其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低于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规定的标准,并符合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规定的其他条件的,不予禁止。”随后,当年公布的《禁止垄断协议规定(征求意见稿)》 中将该市场份额标准定为15%,但上述份额标准未能在正式出台的规定中予以保留。 经过三年的研究和论证,2025年6月3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禁止垄断协议规定(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稿》”),再次对纵向垄断协议下“安全港”制度的具体适用标准和条件予以细化规定。合规业务-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

2025/06/07

前沿观察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24年6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是新时代完善企业制度的纲领性文件。《意见》共8个部分、19条具体举措,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企业科学管理水平、健全企业激励创新制度、建立健全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体系、优化企业综合监管和服务体系等方面做出全面系统部署,重在以制度创新赋能企业发展,进一步释放微观主体活力,培育更富活力、更具韧性、更有竞争力的现代企业,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也为新时代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提供了重要遵循。证券与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常年法律顾问

2025/06/06

前沿观察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地缘竞争与商业竞争环境中,无论是身处技术快速迭代浪潮中的科技型企业,还是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的传统制造企业,建立并持续投入全球研发中心与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或将成为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引擎。而为其选址,则需放眼全球,聚焦创新生态优越的国家和地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于2024年7月5日刊登《2024年税务(修订)(知识产权收入的税务宽减)条例》(以下简称“专利盒”),对通过研发活动而创造的具资格知识产权,为其源自香港所得的利润收取5% 的特惠税率。专利盒创造的税率落差(一般税率为16.5%)将有助于形成研发密集型产业的“税收洼地”效应。 香港凭借其独特的国际联系、完善的法律体系与临近内地创新高地的地理优势,加上专利盒制度的推出,为内地研发型企业的技术出海布局提供了一个紧密连接中国内地与国际市场的优势选项,或将推动香港呈现出国际科技创新和区域知识产权贸易的集群效应。本文旨在解析选择香港构建全球研发中心/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的优势、提出基本构想、并就企业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及其风险做出提示,供读者参考。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交易

2025/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