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观察,

民诉法修改解读:不方便管辖的变与不变

中国 | 中文
所在网站 :    中国   |   中文
澳大利亚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新加坡
美国
全球

标签:争议解决与诉讼-商业纠纷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即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本次《民事诉讼法》修改将对涉外商事案件的处理产生较大改变,值得跨国企业和从事跨境交易的中国企业重点关注、提前做好准备。我们在2023年末通过系列文章介绍《民事诉讼法》修改对涉外商事案件管辖、及对跨境诉讼的影响,协助企业应对变化。本系列已发布《民诉法修改解读(一):中国法院对涉外案件扩大管辖》《民诉法修改解读(二):与中国无实际联系,可以约定中国法院吗》《民诉法修改解读(三):涉外案件如何避免构成应诉管辖》民诉法修改解读(四):中国法院新增两类专属管辖的涉外案件》

一、不方便管辖规则的变动

本次修法表面上增加了不方便管辖规则,但实际是将司法解释中不方便管辖的成熟规定上升为法律,并对适用条件进行完善,不属于新增制度。对比前后文本变化可以发现少量改动如下:

首先,新民诉法将司法解释“案件不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利益”条件改为“案件不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安全或者社会公共利益”,删去个体利益,保留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司法解释规定在实践中的缺陷在于,一旦案件涉及个体当事人利益则导致绝大部分案件都难以满足适用不方便管辖的条件,使得部分真正存在不方便审理情形的案件却无法适用该制度。新民诉法修改后的审查因素将集中在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而非个体利益。但这一改动不意味着个体利益完全不被考虑,修订后条文增加了“当事人参加诉讼明显不方便”作为新的考虑因素。

其次,将“案件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方面存在重大困难”替换为“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和当事人参加诉讼均明显不方便”,在法院是否方便外增加考虑当事人是否方便。关于如何判断法院是否方便,根据司法实践,可以归纳出以下考虑因素:适用法律是否为外国法、送达是否便捷、证据是否为外语、证据是否需从域外获取、保全和判决执行是否可以在中国实现,等。[1]关于当事人是否方便尚无明确的判断标准,我们认为在商事案件中,当事人聘请律师进行诉讼成为常态,在由专业律师提供代理时,中外当事人仅需承担金钱成本,无需亲自出庭,因此构成当事人显著不方便的情形应当是有限的,至少不应仅因为原告为中国籍或居住在中国就构成“显著不方便”。

最后,增加兜底条款,解决当事人在外国法院无法及时获得救济的困境。相比司法解释,新民诉法增加了重新受理机制。重新受理的前提是,外国法院拒绝行使管辖权、未采取必要措施审理案件、或未在合理期限内审结。当事人在二次起诉时,需要证明符合上述条件之一,比如外国法院关于拒绝管辖的法律文书、外国诉讼法关于案件审理程序、期限的规定等。

二、企业常见问题:境外当事人如何在中国法院提出不方便管辖?

不方便管辖提出的前提在于中国法院具有管辖权,因此提出期限不受到管辖异议期的限制。但是,在实践中律师一般会建议当事人和管辖异议(如有)一并提出,目的是增加法院支持管辖异议的动力。

三、企业常见问题:第三人是否可以提出不方便管辖?

第三人分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和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两种。如果是原告列在起诉状中的第三人,通常是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由于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系辅助原被告其中一方主张的地位,不具有独立的主张,因此无权提出管辖异议[2]。而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主动加入诉讼相当于原告地位,应视为接受受诉法院管辖[3]。从上述管辖异议的基础理论出发,我们认为第三人可能也无权主张不方便管辖。

下篇我们将介绍《民事诉讼法》修改对域外送达与取证规则的影响,敬请期待。

感谢黄雅冰律师、沈悦、刘书扬、实习生谭潇、实习生张溪对本文作出的贡献。

扫码订阅“金杜律师事务所”,了解更多业务资讯

(2021)粤13民辖终19号案:结合本案案情及有关证据,虽然各方当事人均为香港主体,本案不涉及内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利益,案件主要诉争的法律事实发生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当事人在案涉银行授信条款中也约定了适用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审理本案确有一定优势。但是,考虑到当事人在选择适用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的情况下有义务提供该地区法律、本案当事人均已委托内地诉讼代理人、案涉外文书面材料有中文翻译件、案件可采用网络开庭和电子送达的方式、本市与香港来往便利等等的因素,不论是从实体审理还是程序处理方面来说,本案准据法的查明、诉讼参加人参与诉讼的便利程度、送达程序的繁琐程度、审理中使用的语言文字、案件证据的取得等方面均不足以构成内地法院重大、明显的不方便管辖因素,故而案件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方面并不存在重大困难。另外,上诉人汇丰银行还认为即便其向香港法院起诉并最终获得胜诉判决,也无法就润达公司、罗明生在香港持有的财产获得清偿。在此情况下,从保全行为和执行行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来说,原审法院对本案行使管辖权也合乎实际。因此,原审法院适用“不方便法院”原则驳回汇丰银行的起诉不当,应予纠正。汇丰银行对管辖权异议的上诉理由成立,本院予以支持。(2022)川01民终12929号案:一审法院认为由香港法院管辖对本案审理更加便捷,但是对于“更加便捷”的理解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从及时、有效和最大限度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出发,综合考量各种因素予以确定。本案中,虽然伏晞公司、瑞翔欧公司均系香港注册的公司,但是伏晞公司陈述其在大陆有办公地址,而瑞翔欧公司在大陆也有文书收件地址,亦即在文书的送达、证据获取等方面并不存在“非便利性”因素,并且,“判决能否得到执行”是适用“不方便法院原则”的重要考虑因素,一审法院已经裁定对戢金贵、艾乐丰公司名下财产在5257722.42元的范围内予以查封、扣押、冻结,判决后也有利于执行。

《民诉解释》第八十二条  在一审诉讼中,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无权提出管辖异议,无权放弃、变更诉讼请求或者申请撤诉,被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有权提起上诉。

法(经)复〔1990〕9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第三人能否对管辖权提出异议问题的批复》:一、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主动参加他人已开始的诉讼,应视为承认和接受了受诉法院的管辖,因而不发生对管辖权提出异议的问题;如果是受诉法院依职权通知他参加诉讼,则他有权选择是以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还是以原告身份向其他有管辖权的法院另行起诉。二、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他人已开始的诉讼,是通过支持一方当事人的主张,维护自己的利益。由于他在诉讼中始终辅助一方当事人,并以一方当事人的主张为转移。所以,他无权对受诉法院的管辖权提出异议。

参考资料

  • [1]

    (2021)粤13民辖终19号案:结合本案案情及有关证据,虽然各方当事人均为香港主体,本案不涉及内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利益,案件主要诉争的法律事实发生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当事人在案涉银行授信条款中也约定了适用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审理本案确有一定优势。但是,考虑到当事人在选择适用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的情况下有义务提供该地区法律、本案当事人均已委托内地诉讼代理人、案涉外文书面材料有中文翻译件、案件可采用网络开庭和电子送达的方式、本市与香港来往便利等等的因素,不论是从实体审理还是程序处理方面来说,本案准据法的查明、诉讼参加人参与诉讼的便利程度、送达程序的繁琐程度、审理中使用的语言文字、案件证据的取得等方面均不足以构成内地法院重大、明显的不方便管辖因素,故而案件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方面并不存在重大困难。另外,上诉人汇丰银行还认为即便其向香港法院起诉并最终获得胜诉判决,也无法就润达公司、罗明生在香港持有的财产获得清偿。在此情况下,从保全行为和执行行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来说,原审法院对本案行使管辖权也合乎实际。因此,原审法院适用“不方便法院”原则驳回汇丰银行的起诉不当,应予纠正。汇丰银行对管辖权异议的上诉理由成立,本院予以支持。(2022)川01民终12929号案:一审法院认为由香港法院管辖对本案审理更加便捷,但是对于“更加便捷”的理解应当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从及时、有效和最大限度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出发,综合考量各种因素予以确定。本案中,虽然伏晞公司、瑞翔欧公司均系香港注册的公司,但是伏晞公司陈述其在大陆有办公地址,而瑞翔欧公司在大陆也有文书收件地址,亦即在文书的送达、证据获取等方面并不存在“非便利性”因素,并且,“判决能否得到执行”是适用“不方便法院原则”的重要考虑因素,一审法院已经裁定对戢金贵、艾乐丰公司名下财产在5257722.42元的范围内予以查封、扣押、冻结,判决后也有利于执行。

  • [2]

    《民诉解释》第八十二条  在一审诉讼中,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无权提出管辖异议,无权放弃、变更诉讼请求或者申请撤诉,被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有权提起上诉。

  • [3]

    法(经)复〔1990〕9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第三人能否对管辖权提出异议问题的批复》:一、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主动参加他人已开始的诉讼,应视为承认和接受了受诉法院的管辖,因而不发生对管辖权提出异议的问题;如果是受诉法院依职权通知他参加诉讼,则他有权选择是以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身份参加诉讼,还是以原告身份向其他有管辖权的法院另行起诉。二、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他人已开始的诉讼,是通过支持一方当事人的主张,维护自己的利益。由于他在诉讼中始终辅助一方当事人,并以一方当事人的主张为转移。所以,他无权对受诉法院的管辖权提出异议。

最新文章
前沿观察
《生态环境法典(草案)》第一千零六十六条第一款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等给国家造成损失的,由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指定的部门、机构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进行磋商,要求其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磋商未达成一致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我们建议作出如下修改。合规业务-环境法

2025/06/19

前沿观察
哥伦比亚作为拉丁美洲重要的自然资源国之一,矿业是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贡献了大量的出口收入和就业机会。哥伦比亚已探明并开采的矿产达211种,其中煤炭、黄金、铜、镍、祖母绿等储量尤为突出。根据哥伦比亚国家矿业局数据,其煤炭储量达6800万吨,出口占矿业总出口的65%;黄金储量位居拉美第三,2024年产量达7吨;哥伦比亚是全球最大的祖母绿生产国,年产量近9亿克拉。此外,哥伦比亚镍矿资源丰富,储量达460万吨,在拉美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铜、镍等关键矿产需求增加,哥伦比亚凭借其丰富的矿业资源和开放的投资环境,成为国际矿业资本的重要目的投资地之一。 中哥两国在矿业领域的合作也迎来新契机。2025年5月14日,中国与哥伦比亚签署关于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规划 ,深化在经贸投资、可持续发展及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合作。 这一合作框架为中国企业参与哥伦比亚矿业开发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也助力哥伦比亚优化矿业产业链,提升矿业资源开发的附加值。哥伦比亚政府于2025年5月启动17个铜矿区块的拍卖,旨在减少对外国铜矿供应的依赖,提供了新的投资机会。 本文将对哥伦比亚的外商投资制度、矿业投资监管制度以及环境制度进行介绍,对投资过程中可能涉及的注意事项进行初步提示,供有意赴哥伦比亚进行投资的企业参考。公司与并购-跨境投资和并购-能源与自然资源,工程、能源和基础设施-能源和资源

2025/06/18

前沿观察
根据美国版权局(U.S. Copyright Office)介绍 ,其正在开展一项关于人工智能(AI)引发的版权问题的研究,这一研究旨在梳理现行法律体系的适配性,识别未决争议焦点,并为国会决策提供依据。该研究以系列报告的形式逐步展开,为我们揭开了AI与版权法交织的复杂法律图景。 2023年8月20日,美国版权局发布调查通知(Notice of Inquiry),随后分别于2023年10月30日和12月6日设定首轮书面评论和回复评论的截止期限。截至2023年12月,美国版权局共收到超1万份评论意见。在此基础上,美国版权局以三部曲形式发布《版权与人工智能报告》(Copyright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port)系列内容(请见下图)。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争议解决-商标和版权,人工智能

2025/06/17